-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4
- 3
- 2
- 1
- 5
- 3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君钧 《江苏预防医学》 2002年13卷2期 51-52页CA
【摘要】 <篇首> 某化工研究所中试车间外发生1例建筑工人因吸入含苯混合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死亡事故,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惠平 马德元 等 《职业与健康》 2006年22卷14期 106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4年3月11日,天津市某合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油漆出现异味,使现场工作的31名操作工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1人诊断为急性轻度苯(甲苯、二甲苯)中毒,13人诊断为急性混合气体刺激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喆 袁衡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年29卷7期 597-6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经过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处理的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78只孕鼠用不同浓度的甲醛和苯进行吸入染毒,分为对照组(甲醛0 mg/m3、苯0 mg/m3)10只、GSH组(170 mg/kg)8只、低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华 朱珊珊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27卷1期 12-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对兔未成熟心脏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3~4周龄幼兔心脏30只,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1组(IP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光艳 李玲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19卷5期 304-305页ISTICCA
【摘要】 采用静式吸入染毒苯和甲醛,并饮水给予中药多糖,测定小鼠血清SOD活性和WBC、RBC、BPC数量及H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各剂量组SOD活性和WBC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高剂量组的BPC数量差异有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苏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22卷5期 573-574页ISTICCA
【摘要】 对救火过程中26例吸入苯、氯混合气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发现26例皆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乏力、咳嗽、头昏、头痛、恶心、腹胀等症状,其中1例咯少量血痰;体检发现两肺哮鸣音2例,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2例,手和(或)面部有1%~7%的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仙芝 李同春 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2卷1期 59-60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在油漆工业中,造漆作业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气体.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守进 崔九思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1年18卷1期 38-40页ISTICCA
【摘要】 以液态苯、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氯代苯、苯乙烯、异丙苯、四氯乙烯、甲基环己烷和壬烷等常见的VOCs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控制载气流速来配制10种标准染毒气体.详细介绍了配制10种VOCs标准染毒气体的方法,探讨了所配标准气体的准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振 秦伟 等 《太阳能学报》 2014年35卷8期 1556-1560页
【摘要】 将1-丁基-3-甲基咪唑二氰铵盐([BMIM] [DCA])、1-丁基-3-甲基咪唑苯甲酸盐([BMIM][BA])、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BMIM] [TfO])、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铵盐([BM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雪林 柯宗枝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7卷6期 36-37页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作业场所空气中混合气体各组分的同时测定法.[方法] 空气样品直接进样,经FFAP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 在柱温90℃,汽化室温度及检测室温度150℃,载气流速以甲苯保留时间为100s±1 s的实验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