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8
- 11
- 8
- 8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摘要】 近年来,英汉对比分析在宏微观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句型方面,英汉语句型迥异,英语中被动句、无灵主语句较汉语用得更广泛;词汇方面,英语作为综合语,词形变化多,介词数量多,使用频繁,汉语表达多偏好“同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军莉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25卷4期 140-141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句法结构与使用限制的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被动句在使用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指导我们对第二语言的有效习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成芳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8卷12期 88-89页
【摘要】 本文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英汉习语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翻译方法,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汉语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蒙洁琼 葛雯雯 《考试周刊》 2009年18期 75-76页
【摘要】 现阶段对英汉语所做的对比大都局限于词汇、短语、句法、篇章等表层因素,少数深入挖掘其决定性因素,即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对比研究教学效果有限.本研究通过对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翻译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英汉思维对比分析教学的作用.实验和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玮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28卷2期 83-86页
【摘要】 对比分析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关系分句在词序、关系词、关系分句出现的频率等方面有差异.这些方面的不同会对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关系分句造成一定的干扰,就此可以提出三条假设: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中介语产出中对关系分句使用不足;他们对关系分句限制性/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汉语和英语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的特点.而语法作为一门语言的框架,对于每一门语言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本文就针对英汉语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浅显的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指导外语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彬彬 《速读(下旬)》 2015年10期 98-98,99页
【摘要】 英汉互译课程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在翻译练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并深入思考,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重英汉对比分析,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益兰 《西藏科技》 2019年8期 40-43页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不同的语系,语言差异比较大,一个明显的差别体现在被动语态上.英语被动句使用频率很高,而汉语被动句相对使用频率低得多,英汉翻译时需充分考虑具体的语境和汉语表达习惯.文章通过英汉被动语态的差异对比分析,然后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 马珊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4期 496-498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双语词典与中医英译是互补的,互相促进的,但是中医英译历来各行其是,以至于必须要采取一套标准化方案来规定术语的英译。本文通过对两套标准化方案及两本汉英双语词典,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方案与中医双语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丽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31卷4期 512,515页ISTIC
【摘要】 首先概述了英、汉语文化中对礼貌问题的研究状况,其次,对两种语言的礼貌原则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差异成为跨文化交际障碍之一.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