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1
- 15
- 3
- 3
- 1
- 4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春霖 汤萃文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5期 31-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借助ArcGIS和RS技术,以 2002-2020 年五期的TM影像和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转移矩阵法、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为用时空变化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沐阳 吉晟男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3期 937-9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析道路交通对濒危有蹄类动物行为模式的影响,阐明其行为反馈与适应机制,对制定道路工程干扰下濒危物种的保护方案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和2016年6-8月,调查了国道216线白昼运营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鹅喉羚(Gaze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新康 王亮 等 《生物多样性》 2020年28卷9期 1141-11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系统掌握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种群动态变化趋势,我们于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保护区选取3个样地布设60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红外相机累计观测29,147个工作日...
【关键词】 红外相机;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靖宇 祝洪波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923-9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中开花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互利共生网络,称为传粉网络.它作为一个动态实体,物种及其互作发生着时间变化.传粉网络动态的研究对理解群落构建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荒漠植物群落传粉网络季节动态的研究...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砾质荒漠;传粉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祝洪波 等 《草业科学》 2023年40卷5期 1315-1325页
【摘要】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春季开花植物是该保护区荒漠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草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优良牧草.西伯利亚离子芥(Chorispora sibirica)和扭果花旗杆(Dontostemon e...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砾质荒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初红军 蒋志刚 等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6期 941-95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粪样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蒙古野驴、鹅喉羚及家羊、家马和家骆驼3种家养有蹄类春季、秋季和冬季食性组成及食物生态位.结果发现:(1)蒙古野驴、鹅喉羚和家畜主要采食针茅、驼绒藜、蒿和梭梭,但是,它们采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族豪 刘荣国 等 《动物学研究》 2003年24卷4期 269-27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1999年夏季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鸟的种数和数量,并与1986年用相同取样方法得到的数据(Liu&Chang,1990)进行比较,以了解13年间鸟类群落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1999年共记录到67种鸟,比1986年新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亮 钱者东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8067-80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及变化状况,基于2000年和2010年3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数据,根据生态系统类型转化及其转化幅度,考虑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指数,分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方正 张建亮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6期 1582-1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为研究案例,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具体的植被类型和功能区划,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趋势的变化.结果发现:(1)11年来各植被类型,尤其是以骆驼刺、芦苇、芨芨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亦秋 鲁春霞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1期 3081-30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流域生态敏感性是流域生态系统遇到干扰时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生物多样性是其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主要考虑物种丰富度、珍稀程度、濒危程度、保护等级和生态系统类型等生物多样性敏感因子,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采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