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030
- 649
- 623
- 520
- 46
- 6179
- 2971
- 1142
- 843
- 604
- 4358
- 3720
- 832
- 560
- 40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金速速 宋丽茹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63卷6期 24-2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微量营养素与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IMID)之间潜在因果关系.方法 通过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杨立波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32卷14期 23-25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水湿代谢失常导致的支气管炎、肾炎水肿、荨麻疹、泄泻、面部痤疮五则案例的治验分析.5例患者分别为风痰夹湿证、湿热内蕴兼表证、风湿化热证、肝郁脾虚证、湿热毒证,分别用杏苏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消风散、痛泻要方、枇杷清肺饮等风药为主的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水心雨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9卷2期 182-1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组胺受体分为H1、H2、H3、H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断出现,传统H1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佩佩 卢玲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4年40卷15期 2288-22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比拉斯汀是一种新型的第2代组胺H1受体拮抗药,常用于治疗荨麻疹,在银屑病、湿疹、特应性皮炎、痒疹、风瘙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等诸多皮肤病中也有广泛应用.本文对比拉斯汀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皮肤病中的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苏影 王俊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6期 55-59页ISTICCA
【摘要】 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具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效,是治疗外邪里热之太阳阳明合病的基础方.近年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气道过敏性疾病及湿疹、荨麻疹等皮肤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及社会经济学负担.越来越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孟娟 李宏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23卷2期 160-1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皮肤科就诊患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半定量检测结果,为患者规避过敏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及皮肤儿科的356例荨麻疹患者、161例湿疹患者、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彩霞 杨柳 等 《福建中医药》 2024年55卷11期 46-47页
【摘要】 随着近些年儿科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增加,温病学伏气学说越来越受重视.伏气温病被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遗传病等领域.郑健教授认为,伏邪贯穿于过敏性体质儿童生长发育中,本文总结郑健教授从伏气温病论治小儿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春梅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31卷13期 38页
【摘要】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记载,该药适用于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因其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无需皮试,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较广泛.现将我中心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现速发型荨麻疹药疹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荨麻疹;药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月敏 刘爱民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7期 3433-3436页
【摘要】 刘爱民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有丰富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运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丰富经验.刘教授认为,若配伍得当,所有皮肤病均可使用麻黄.此文从麻黄的属性及药理研究出发,结合其在皮肤科常见病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恩怡 张三泉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37卷10期 1099-11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制剂及其小分子靶向药物因其卓越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逐渐成为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后出现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Th2型炎症性疾病的现象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国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