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3
- 2
- 8
- 2
- 1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健 杨进波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年25卷1期 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模型引导的药物开发(MIDD)通过应用各类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指导新药开发和决策.MIDD在先进药物研发企业中的研发决策应用,以及先进监管部门的监管决策尤其美国FDA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和成熟,但在国内创新药研究中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君 阮邹荣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年25卷3期 299-3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是定量药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药物早期开发阶段的人体药动学(pharmaco...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群体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史佳 戴国梁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2期 334-3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PK-PD模型观察血清样本及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抗炎作用,并分别对浓度-时间、效应-时间曲线进行相关分析,采用PCR检测各组大鼠的RORγt,IL-17,STAT3,IL-6 mRNA转录水平.甲氨蝶呤、雷公藤红素和高剂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义芳 萧伟 《中草药》 2013年44卷12期 1521-1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药药动/药效(PK/PD)相关性研究进行研读与解析,通过示范性的研究方案,提出创新策略.中药PK/PD相关性研究要求在机体病理状态下,同一含药血清平行进行,内容主要包括多成分PK参数测定;血清/靶组织动态指纹图谱和多靶...
【关键词】 中药;多成分多靶点;药动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露凝 谷元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1年34卷3期 161-166页ISTICPKUCA
【摘要】 新药评价已经成为新药研发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安全合理用药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一模型是将PK和PD两个相互关联的动力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探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药物对机体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苹 张经纬 等 《药学进展》 2014年38卷12期 881-885页ISTICCA
【摘要】 经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是建立在血浆药物浓度测定的基础上,常难以真实有效地预测体内药物的药效.很多药物必须穿透多重生物屏障,与细胞内的靶点相结合才能发挥药效.因此药代动力学研究迫切需要从“宏观”的血浆药物浓度深入到“微观”的细胞/亚细胞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圆圆 规范治疗与科学评价-第五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滋元灵"(原名:升板方)对吉西他滨所致骨髓抑制小鼠的影响.方法:KM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D四组,B、C组于实验第1、5日给予吉西他滨(0.2 mL/20 g)腹腔注射,A、D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楠导师:朱立勤 天津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感染患者中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研究药动/药效相关性,为优化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建立氟喹诺酮类药物血浆浓度测定方法:①左氧氟沙星:色谱柱:Kromasil C18(150mm*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曦培 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 2012年
【摘要】 <正>哮喘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收缩,可导致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易反复发作.为了考察抗哮喘新药的临床试验中血药浓度和药效值的采集时间和次数对药效评价和预测的影响,本文采用仿真模拟的方法比较不同试验设计的优劣,为哮喘临床试验的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新刚 第二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正>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释药平稳的艾塞那肽双层微球,并采用模型化的方法定量描述艾塞那肽双层微球的体内释药行为、药物动力学行为和不同时间下的降糖效果,探索用于表征缓释微球体内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行为的新模型.方法:以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