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55
- 56
- 35
- 24
- 3
- 722
- 599
- 298
- 282
- 169
- 859
- 344
- 167
- 123
- 1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丽娟 宋囡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5期 297-299,后插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古今本草典籍中“益肾精”中药的“种属”“四气”“五味”“归经”和“毒性”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历史的各个时期,探讨“益肾精”中药药性之规律,为指导中医临床加减用药、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文献依据.益肾精中药一般多为草部,少有菜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启泉 贺福元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0卷5期 624-627,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中药四气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建立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的用燃烧焓表达的中药四气数学模型,运用HR3000数显热量计测量中药提取物、饲料及服药前后大鼠代谢产物的燃烧焓,计算并分析不同药性中药经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燃烧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有智 赵益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8期 669-6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性气是指寒热温凉4种药性,是说明中药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中药的配伍方式从性气的角度可分为同性配伍和异性配伍两大类,且皆能收到增加药力,扩大治疗范围,防治不良反应以及产生新用的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敬辉 王承龙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1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尤擅长于治疗温病,临证屡起沉疴,曾师承多人,然其家学渊源甚深。《重庆堂随笔》是其曾祖王学权行医数十年所著的唯一作品,是王学权医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对于六气、虚劳、四诊、药性等的认识,多有独到之处,对王孟英医学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悦 郑金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06卷4期 327-330页ISTIC
【摘要】 "四气"原本是气候术语,约西汉末被引进本草,借作为药物寒热理论的总称.北宋末寇宗奭认为"气"即香臭之气,倡言改"四气"为"四性",但响应者稀.金元时"四气"概念发生嬗变,由药性寒热扩展为天气寒热,进而区分厚薄阴阳、升降浮沉,并与人体各脏腑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风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9期 8-9页ISTICCSCDCA
【摘要】 沈丕安教授认为"温药和之"就是运用温和的药物对机体进行调和,尤其在肿瘤的中医治疗中,"温药和之"关键在于"和".一方面有"温和"之意,即在肿瘤治疗中,要注意多运用温和的药物;另一方面,就是"调和",即调节机体使其和谐之意.并从调和药性、调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平 马骏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0卷3期 49-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补气中药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不同药性的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用甲基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补气中药对刀豆蛋白A(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乃球 韦建信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1卷11期 66-68页
【摘要】 在药物功效的基础上研究中药药性,不但有利于明确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从整体层面掌握中药药性的内涵,最终为临床准确运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与中药活血化瘀功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培利 郭慧娴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192-193页
【摘要】 探讨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药性的影响。作者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药性的影响。经分析研究发现,炮制可缓和、增强、改变中药的四气五味药性以及改变与增强中药归经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