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27
- 42
- 7
- 2
- 2
- 2
- 15
- 14
- 11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静 李思雨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14期 3804-38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HRMS)联用技术对灵芝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代表性化学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对灵芝潜在作用于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
【关键词】 UPLC-Orbitrap-HRMS;灵芝;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锐峰 靳晓杰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4年41卷14期 1900-1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药效团模型-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的虚拟筛选策略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归芪白术方中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归芪白术方;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易 邵文晴 等 《药学学报》 2024年59卷4期 979-9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为Ⅰ亚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成员,HDAC8是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HDAC8药效团模型,以喹啉作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 13个目标化合物,其中SDFZ-E2和SDFZ-...
【关键词】 喹啉衍生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抑制剂;抗肿瘤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文静 饶青青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1期 3609-3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从HERB数据库草药成分中筛选出靶向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ro)和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帆 赵子玉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6期 319-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定康 张鑫磊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年39卷7期 1689-17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DPP-4和SGLT-2 双靶点抑制剂.方法 根据现有的DPP-4和SGLT-2 活性化合物训练BiRNN模型,使其生成具有潜在活性的双靶点新分子,并使用已经报道的活性化合物构建HipHop药效团模型,通过药效团模型对新分子进行初...
【关键词】 糖尿病;SGLT-2/DPP-4抑制剂;分子对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熙哲 任乐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4年34卷1期 7-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多种分子模拟研究方法,探究PARP1受体的结构及其作用方式,为设计PARP1抑制剂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基于PARP1受体的晶体结构,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动态互相关联矩阵及丙氨酸扫描等方法分析受体-配体作用方式,总结关键氨基酸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倩 黄维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6期 3298-3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领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灵魂,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由于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和复方用药,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亟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中药的配伍应用可以导致药效作用改变,而其内在变化规律则可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邱璐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2年39卷4期 450-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药物需求,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以及网络药理方法探究活络丸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药效成分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CMSP、TCMID和化学专业数据库检索活络丸中药化合物.多靶点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逐级对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海龙 史永恒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1年32卷7期 959-9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药效团模型与正负效应双靶标分子对接策略挖掘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1,TPH1)抑制剂相关的中药活性分子.方法 搭建药效团模型、类药性筛选、药代动力学预测、双靶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于一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