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2
- 2
- 18
- 7
- 6
- 5
- 4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郝明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年16卷10期 734-737页
【摘要】 文章通过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专利法>关系的分析,阐述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建立了一整套针对药品注册过程中对涉药专利的规范体系,但是这些规范仍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并针对行业特殊性进行细化和完善.在今后的药品注册工作中提出了更适合的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桂芬 应剑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0年45卷5期 325-3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就欧美药品管理机构对晶型药物的认识和管理进行总结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我国固体药物晶型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建议.方法 依据欧美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文献,就欧美晶型药物的认识和管理进行述评.结果 与结论欧美药品管理机构对晶型药物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晖 于留荣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年26卷1期 4-9页ISTICCA
【摘要】 虽然<中国药典>2010年版正式收载中药饮片,但是目前影响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与国家对中药饮片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不适应.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药产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变迁,展示我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产业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冠博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年10卷3期 304-30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国家有着严格的药品质量标准[1].而作为药品这个特殊商晶的包装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质量的优劣同样影响人们的用药安全.虽然随着<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及<药品包装、标签规范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琴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22卷11期 1235-1237页
【摘要】 高危药品使用错误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1],静脉微量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具有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及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分级警示标识是高危药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因标识不清晰导致的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保成 陈振 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5年33卷1期 4-8页ISTIC
【摘要】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和医疗器械等领域.PLGA独特的分子结构、降解行为和药物释放特性使其成为长期药物递送系统的理想选择.尽管PLGA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药物递送系统;关键质量属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翔 刘珂 《品牌与标准化》 2025年3期 182-184页
【摘要】 药品检验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药品检验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注射用药物含量与装量差异、特殊药物剂型检验、药物晶型对红外鉴别的影响、溶出度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无菌药品检查操作规范性的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静毅 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 2014年
【摘要】 目的:对国产仿制及原研厂生产的非洛地平原料药的晶型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初步推测晶体的空间结构.方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9家国产仿制企业使用的非洛地平原料药的晶型,利用Topas软件对原料药XRD图谱进行精确拟合后,与原研厂图谱进行比较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承强 第三届中国晶型药物研发技术研讨会暨中国晶体学会药物晶体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1年
【摘要】 自2004年起,我们就粉末X射线衍射解析有机晶体结构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先后有七届研究生接力从事这个领域内的研究,从近似于白丁起步,逐步发展到今日成为我们研究组常规的有机结构分析手段。在此学习、实验过程中,我们从软件使用、样品选择、仪器升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