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03
- 270
- 21
- 6
- 1016
- 332
- 236
- 164
- 130
- 384
- 283
- 123
- 113
- 9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丰 宋伟 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4年33卷1期 9-18页ISTICCA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对这些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监测和风险信息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和治疗棘手等特点,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充分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并进行监护和预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晖 吴薇 等 《上海医药》 2023年44卷1期 61-64页CA
【摘要】 目的:通过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肿瘤治疗多学科团队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运用药源性疾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殊人群药物代谢特点等知识对1例合并糖尿病的免疫相关性肾损伤患者的药源性疾病鉴别、处置提出建议,对患者治疗全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医师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珠 胥洋 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30卷7期 431-434,495页ISTICCA
【摘要】 药物流行病学是在应对处理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医药学领域的综合应用性学科,是流行病学的分支之一.正确评价药物在人群中的利用及其效应主要取决于合理的研究设计和得当的实施和分析方法来控制系统误差.本文基于《中国药物流行病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蓓 梁勇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5卷22期 6522-65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136例,涉及该院38种抗菌药物.按药物分类前3位分别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雪梅 吴小玉 等 《医学与哲学》 2013年34卷4期 84-85页ISTICPKU
【摘要】 药源性疾病问题在基层诊所发生的情况如何?本文通过分析基层诊所的常见病种及常见的周药行为,从给药途径;医理不明性药物滥用;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胜 《医学与哲学》 2012年33卷2期 59-61页ISTICPKU
【摘要】 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和发展现分析药源性疾病,揭示药源性疾病的一般规律性.药物不良反应是与药物的治疗作用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其认识具有鲜明的认识的阶段性和时代特征,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春芳 徐曼芬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7年24卷z2期 731-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严重药物性皮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治疗此类药源性疾病.方法 根据2005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为药物性皮炎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对患者情况、致皮炎药物及治疗情况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致药物性皮炎的药物种类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忠宏 方晓丽 《医药导报》 2003年22卷12期 898-89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怎样用药治病,但药物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药物具两重性,随着人类对药物滥用所致危害的深入认识,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 DID)日益受到重视.从对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认识到DID及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爱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年14卷6期 424-4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文献的总结,发现中药对各脏器器官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例如壮骨关节丸、雷公藤、黄药子易引起肝损害;乌头碱类中药、博落回、蟾蜍对心脏的毒性较大;中药针剂易引起过敏反应;雷公藤口服中毒多伴有多器官损害等.中药引起的药源性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刚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9期 71-72,76,78,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中药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引起人体器官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而出现的疾病,近年来,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针对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合理用药,加强防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