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2
- 1
- 1
- 49
- 27
- 25
- 5
- 3
- 8
- 6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万美辰 王婉蓉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年30卷21期 3355-3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Enterococcus fae-cium,Staphylococcus aureus,Klebsiella pneumonia,Acinetobacter 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薇 宁静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1期 1974-19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或根茎,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砚通 《中草药》 2015年46卷4期 465-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剂配伍作为中药复方的组成原则,是解析中药复方规律性的关键.立足中药复方与生物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从中药复方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3方面探讨方剂配伍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复方化学是解析方剂配伍现代科学内涵的基础,配伍引起的化学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俐斐 钱祥 等 《肿瘤学杂志》 2020年26卷4期 358-3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癌扶正协定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1例初治中晚期NSCLC患者,分别人抗癌扶正协定方联合化疗(治疗组,41例)和单纯化疗(对照组,40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燕 万海同 等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16期 1365-13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附子是临床上常用药,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但有大毒,多复方入药,常与甘草配伍应用,附子与甘草的组方是中医减毒增效配伍规律运用的高级形式.综述了附子与甘草减毒增效的合理配伍理论,可为经方方药研究开拓思路,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切人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明 李天娇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1年11卷12期 1467-14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从临床患者病灶中分离到的一株高度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etest法,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双纸片增效法,其基因型测定采用多组碳青霉烯耐药相关基因引物PC...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IMP-4型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高臣 王桂云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年19卷3期 279-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半枝莲多糖(SBPS)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移植性H_(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X处理组,CTX+SBPS联合用药组.连续给药10 d后,测定其抑瘤率、白细胞数、吞噬指数和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瑞竹 祝捷 《河南中医》 2009年29卷9期 920-922页ISTIC
【摘要】 四逆汤方出<伤寒论>,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近年来,四逆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已有了很大进展,验证了复方配伍的特色和优势,但复方配伍不是简单的药物加合,中药复方是一个高效而复杂的系统,充分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联波 邢丹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34期 11页
【摘要】 磷霉素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较强、作用机制独特、耐药率低、安全低毒以及与其他药物合用可增效减毒等优点。近年来,有关磷霉素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敏感性研究以及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研究层出不穷,出现了磷霉素与中药及微生态制剂合用的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崇志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2期 153-153页
【摘要】 随着我国中西药学科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合应用普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若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或用法不妥,则使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