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7
- 4
- 32
- 3
- 2
- 2
- 1
- 13
- 11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建军 屈哲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0年19卷14期 1212-1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毒理基因组学是将基因组信息和技术应用于毒理学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有效的毒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其主要技术手段为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其快速发展为药物致癌性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文中综述了临床前药物致癌性评价的现状以及毒理基因组学在非遗传...
【关键词】 毒理基因组学;临床前药物致癌性评价;基因芯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沱 宁志强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2年11卷1期 2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有多种不同功用的生物芯片问世.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瞩目并研究的一个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义强 王春艳 《齐鲁药事》 2009年28卷5期 293-295页ISTICCA
【摘要】 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起来的新兴生物技术,具有高通量、集成化、平行化、自动化等特点,在医学、药学、生命科学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因芯片技术在药学研究(包括中药、药理毒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双清 廖艳 等 《毒理学杂志》 2005年19卷3期 175-17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的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概念是英国教授Nicholson及其同事在高场核磁(NMR)分析的基础上,于1999年正式提出.它是通过分析机体生物液体和组织中代谢产物谱的变化,研究机体整体生物学状况和功能调节,其研究对象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双清 廖明阳 等 《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4年18卷3期 185-18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新药研制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全过程.体内某种生物分子或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毒性损伤的评价指标.血浆或尿液代谢物的"整体模式"或"指纹"比单一靶标具有更好的一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昭辉 董书伟 等 《中国奶牛》 2011年24期 34-38页
【摘要】 近年来,纳米材料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纳米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概念及其核心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建军 李耀庭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6年36卷10期 1785-17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替代模型,以毒理基因组学方法对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C57BL/6小鼠肝细胞构建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培养模型.原代小鼠...
【关键词】 毒理基因组学;小鼠原代肝细胞体外模型;致癌性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建军 李耀庭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6年51卷20期 1753-17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毒理基因组学方法建立预测遗传毒性致癌物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分类器,探索暴露时间对其预测能力的影响并验证其性能.方法 原代小鼠肝细胞模型经2个遗传毒性致癌物黄曲霉素B1和苯并芘,2个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硫代乙酰胺和匹立尼酸处理24和48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冰 汪巨峰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2年35卷2期 81-85页ISTICPKUCA
【摘要】 近年来,毒理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可以客观衡量和评价正常生理、病理过程及治疗药物药理学效应的指标,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新药开发等多个领域.就毒理基因组学在发现和筛选生物标志物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大勇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年27卷3期 129-131,153页ISTICCA
【摘要】 DNA芯片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是生命科学与物理学、化学、微电子学以及计算机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高新技术.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并行性、多样化、微型化、自动化,已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