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44
- 292
- 199
- 32
- 28
- 1
- 203
- 191
- 149
- 106
- 93
- 240
- 139
- 139
- 70
- 6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巧河 朱莉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38卷6期 17-24页
【摘要】 以废菌棒为固态发酵主要基质,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哈茨木霉固态发酵生产孢子,最后进行固态发酵放大实验.结果 显示: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质量浓度)7.5 g/dL,装料量20 g,pH自然,培养温度28℃,发酵周期144 h...
【中文期刊】 范可章 陈灵 等 《中国食用菌》 2011年30卷4期 23-25页
【摘要】 袋栽平菇2潮后菌棒失水干缩,能否补水成为限制出菇的主要因子.脱袋覆土成了补水兼顾补养的优良措施,方法主要有畦式覆土法和泥菌墙法,为了弄清两者优劣以便更好地指导平菇生产,特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畦式覆土法更易于补水、补养,不仅管理方便,而且...
【中文期刊】 田广文 纪晓鹏 等 《食用菌学报》 2010年17卷3期 37-40页
【摘要】 对生产上已采完1潮菇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废菌棒进行及时补充营养L 9(34)正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补营养效果明显好于仅补水的对照.大多数试验配方处理均较对照现蕾和成熟早、生物转化效率和产量高.以2潮菇子实体产量...
【中文期刊】 陶忠连 吕晓春 等 《浙江畜牧兽医》 2010年35卷3期 6-7页
【摘要】 杏鲍菇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其废菌棒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菌丝存在.为开发利用杏鲍菇废菌棒,试验选用利木赞与鲁西黄牛杂种架子牛2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试验组采用杏鲍菇废菌棒替代常规饲料配方(对照组)中的麸皮.经60 d饲养...
【中文期刊】 曹观霞 张华根 《安徽医学》 2025年46卷3期 388-392页 ISTIC
【摘要】 纹带棒状杆菌(C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重耐药条件致病菌,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背景下,它对呼吸道的致病性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在侵袭性、爆发性感染方面也愈发严峻,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就纹带棒状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
【中文期刊】 刘丽 霍琰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5年52卷1期 117-120页 ISTICCA
【摘要】 产褥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感染性疾病.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棒状杆菌引起产褥感染十分罕见.产褥感染类型较多,如急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及急性盆腔腹膜炎...
【中文期刊】 项云 谢春红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63卷3期 126-130页
【摘要】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类发生于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症,其病因复杂,可能与克氏棒状杆菌有关.克氏棒状杆菌是一种亲脂性棒状杆菌,生长缓慢,在实验室中易漏诊.本文报道1例克氏棒状杆菌所致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分析该患者乳腺穿刺脓液标本的组织病理检查、一般细...
【中文期刊】 刘泽武 樊月圆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5年52卷3期 1405-1415页
【摘要】 [目的]确定云南宜良地区某养殖场疑似患伪结核病病羊的病原,并探究其耐药性及致病性,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患病羊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病因,无菌采集病料,分离纯化病原菌后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利用PCR扩增...
【中文期刊】 林龙华 许秋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5年47卷1期 23-30页
【摘要】 为鉴定引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山羊养殖场山羊体表脓肿的病原,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实验无菌采集40份体表患有脓肿的山羊脓液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革兰氏染色;采用PCR扩增分离菌16S rRNA基因并测序,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分...
【中文期刊】 闫小利 陈清清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4年24卷4期 395-4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0年7月—2022年9月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72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