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4
- 3
- 1
- 35
- 34
- 22
- 16
- 13
- 51
- 13
- 9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颖 靳雅玲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24卷5期 530-5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特征.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住院且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翔鹤 王济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8期 2870-2875页ISTICPKUCA
【摘要】 婴幼儿时期作为人体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体质.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有"人体第二基因组"之称.从中医体质学说四大基本原理发现,婴幼儿体质和肠道菌群具有密切关系.生命过程论:婴幼儿体质在发展时相、体质特点上与肠道菌群的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婕 刘君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2期 218-2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比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构成及多样性特征的差异,探讨两种中医证型RA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对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1 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文斌 郑越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1卷4期 438-4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模型鼠肠道微生态特征.方法:将2周龄C57BL/6雄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癌模型组.肝癌模型组在出生后2周给予单次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其中存活小鼠自4周龄起腹腔注射1,4-双[2-(3,5-二氯吡啶氧)]苯,每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英 高峰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1卷2期 243-2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食管下段菌群变化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规范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食管下段黏膜样本,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采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比较...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菌群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晓阳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50卷6期 203-204页
【摘要】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与食管下段菌群构成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从我院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90名进行观察研究,分为恢复组以及未恢复组通过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所采集90名患者的食管下段菌群构成变化进行比较.结果:90例反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梦真 高峰 等 《中国医药》 2019年14卷12期 1842-18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香连片灌服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菌群构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幽门部分结扎及前胃完全结扎手术”建立大鼠RE模型;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蒸馏水组(RE对照组)、香连片组(RE观察组),每组8只....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香连片;高通量DNA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虎强 王康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14卷3期 148-150页ISTIC
【摘要】 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目前暂无确切病因支持其发生发展,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系.正常状态的肠道菌群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保障,当肠道菌群失调,将引起大量有害代谢产物、肠道炎性病变以及免疫功能减退,进一步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铭 马春霞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9年50卷8期 1647-1656页
【摘要】 [目的]分析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揭示无乳链球菌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无乳链球菌HN016强毒株的菌悬液经口灌胃吉富罗非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立艳(综述) 孙伟(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24期 3599-3601页ISTICCA
【摘要】 人体的体表与开放腔道内分布着大量与人体共生的正常菌群,它们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动态的微生态平衡,不仅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和生物拮抗,而且在人体抵御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等方面也发挥着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