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1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艳玲 刘朋虎 等 《福建农业学报》 2022年37卷5期 609-6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菌草栽培灵芝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方法] 分别以木屑、五节芒、芒萁、巨菌草等为栽培原料熟料袋式栽培灵芝,研究灵芝菌丝满袋时间、原基形成时间、生物转化率及营养成分,比较不同菌草和木屑栽培灵芝生长情况.采用国标通用方法对灵芝子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瑞华 贺晓龙 等 《中国食用菌》 2020年39卷8期 7-12页
【摘要】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巨菌草与木屑不同比例的复混栽培料对猴头菇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在对栽培料含水量、接种量、pH及栽培料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菌丝生长综合评价为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结果 分析表明,巨菌草与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晓龙 刘萱 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9卷4期 5-9页
【摘要】 利用当地丰富的菌草资源,探索栽培榆黄蘑的技术,确定榆黄蘑菌丝生长阶段的最佳配方.以菌草为栽培主料对榆黄蘑菌丝进行了生长影响的试验,在对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pH及培养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菌丝生长综合评价为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白玉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12期 68-71页
【摘要】 利用粤北山区四种菌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6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筛选出茵草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在茵丝培育阶段,配方3和配方6中菌丝生长速度较快,最快的达0.455 cm/d,比对照组多0.056 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国添 黄千慧 等 《食用菌学报》 2016年23卷1期 31-36页
【摘要】 利用质构分析仪,比较分析分别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和棉籽壳为主料栽培获得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的质构指标,同时测算二者干制率和杀青率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棉籽壳培养料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静 张超腾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74-76页
【摘要】 以巨菌草幼茎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防褐化物质对巨菌草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应用正交测验法研究生长激素2,4-D、KT、IAA 不同的浓度对巨菌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防褐化物质是1.0 mg/L PVP;2,4-D 对巨菌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静 颜海锋 等 《草业科学》 2015年32卷5期 725-730页
【摘要】 巨菌草(Pennisetum sp.)属单子叶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可作为动物饲料和多种食用菌的培养基质,在中国及非洲广泛种植,然而不耐寒的特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要克服其遗传缺陷,需借助转基因或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因此,必须建立巨菌草的组织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燕 战琨友 《食用菌》 2006年28卷2期 29-29页
【摘要】 <篇首> 菌草代木代粮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已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各地的草本植物资源相差较大,各种可利用的培养基配方较多,而做出这一依据的一个重要指标--碳氮比,并无资料可查,特别是广大农民手中十分需要关于各种菌草的碳氮比的数据.为了解这一实际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