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9
- 90
- 76
- 8
- 5
- 141
- 127
- 51
- 51
- 18
- 168
- 89
- 56
- 41
- 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文采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期 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描述了罂粟科绿绒蒿属三新种.(1)自四川西北部发现的二新种:肋蕊绿绒蒿,此种可能与拉萨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狭,全缘,子房具4条纵肋;狭瓣绿绒蒿,此种可能与川西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小,无毛,花瓣呈条状倒披针形.(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铁娟 韩国栋 《植物研究》 2007年27卷4期 449-4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中国蒿属沙生地理替代种共2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15个引物共获得303个位点.根据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每个种的不同种群均各自聚到一起,反映出种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23个种群被分为三大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学礼 孙会忠 《中草药》 2007年38卷5期 764-7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了积累蒿属(Artemisia L.)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方面的分类学资料,以探讨和解决其分类学中的一些问题.方法 对其11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比较观察研究,其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 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毛珍 廉永善 《植物研究》 2006年26卷1期 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发表了甘肃绿绒蒿属一新变种,即光果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 var. glabra M .Z. Lu et Y.Sh.Li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治家 廉永善 《广西植物》 2005年25卷2期 106-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了绿绒蒿属一新变种,即椭圆叶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var.elliptica Z.J.Cui et Y.Sh.Li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宗元 梁存柱 等 《植物研究》 2003年23卷2期 147-1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新种多头紊蒿(Elachanthemum polycephalum Z.Y.Zhu et C.Z.Liang)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从形态和生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区系起源等方面探讨了紊蒿属(Elachanthemum Y.Ling 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冀云 《植物研究》 2003年23卷4期 388-3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发表了东北产光砂蒿的两个新变种,即疏花光砂蒿(Artemisia oxycephala Kitag.var.sporadantha W.Wang)和金砂蒿(A. oxycephala Kitag.var.aureinitens W.Wa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臣 路芳 等 《植物研究》 2001年21卷2期 215-2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东北蒿属艾组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及核型资料,结果如下:宽叶山蒿(Artemisia stolonifera (Maixm.)Komar.)2n=4x=36=28m+4sm(4SAT)+4st(4SA T);野艾蒿(A.lavandu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广华 王慧芳 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年4卷1期 41-42,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由蒿属等花粉症引起的疾病及相关情况.方法 对1997年6月-200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成人花粉过敏症患者62例,采用吸入变应原的皮内试验和体外特异IgE检测.结果 62例花粉症患者平均年龄49.9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超过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蔓 黄妩姣 《广东医学》 2004年25卷10期 1136-1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艾蒿花粉和豚草花粉粗浸液中的蛋白质组分,探讨两者闻有无共同抗原.方法制备艾蒿花粉和豚草花粉的花粉浸液,采用SDS-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两种花粉粗浸液中的蛋白质组分;用蒿属花粉过敏者的血清作为第一抗体,分别与两种花粉浸液发生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