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1
- 1
- 6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德江 刘娟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19期 11933-11935页
【摘要】 [目的]寻求蓝靛果色素提取中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混料设计研究了3种酶不同比例对篮靛果色素提取液吸光度值的影响,建立酶配比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了3种酶组分的互作效应,通过模型优化得到了最优配比.[结果...
【中文期刊】 张雁南 刘硕芳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18期 104-107页
【摘要】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蓝靛果中红色素,以吸光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蓝靛果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用DPPH法测定蓝靛果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蓝靛果...
【中文期刊】 岳晓霞 张根生 等 《食品科学》 2008年29卷11期 287-289页
【摘要】 本实验以蓝靛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蓝靛果色素,研究了影响超声法提取的因素,并确定超声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40min、超声温度50℃、物料比1:10、超声功率60W、提取级数1级.与传统乙醇浸提法相比,提取率由91.4%提高...
【学位论文】 作者: 彭向雷 导师:崔洪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蓝靛果色素属天然花色苷类物质,存在于野生浆果类植物蓝靛果中.作者以酿酒的下脚料一蓝靛果渣为原料提取色素成分,并进行了理化性质、稳定性研究和食用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蓝靛果色素提取率7-9%,提取工艺简单,易于生产.2.蓝靛果色素的稳...
【中文期刊】 赵桂红 王世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年30卷5期 189-192页
【摘要】 对蓝靛果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做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小于3时比较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在酸性条件下色素的水溶液对金属离子Na+、Mg2+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尤其是Mg...
【中文期刊】 赵彦杰 《食品科学》 2006年27卷10期 276-278页
【摘要】 以蓝靛果为原料,用树脂法提取了蓝靛果紫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蓝靛果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50%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AB-8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1.29%;该色素在酸性条件...
【中文期刊】 赵桂红 姚凤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年26卷3期 106-107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人们陆续发现合成色素大多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癌作用,开始意识到合成色素对健康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各国开始限制合成色素的使用.为了寻求安全性更高的食用色素,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安全性好的天然色素上,特别是从动植物、微生物中开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