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14
- 9
- 67
- 13
- 60
- 25
- 15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隆卉 《世界中医药》 2011年06卷5期 396-39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蔡小荪教授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首届全国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蔡教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6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兹将其治疗不孕的学术精华和临证经验论述于下.1 学术精华1.1 肾虚为病机核心 中医学认为不孕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隆卉 蔡小荪 《世界中医药》 2007年2卷5期 282-28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蔡小荪教授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首届全国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60余年,学验俱丰,主病证结合,衷中参西,擅治疑难杂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疗法;@蔡小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隆卉 蔡小荪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2期 160-161页ISTICPKUCA
【摘要】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结合临床经验,蔡师指出治疗人流后合并症,临证化裁,不拘一方.遣方用药,宜攻补兼施;慎用攻伐;标本兼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金荣 《中医杂志》 2004年45卷5期 3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蔡小荪教授是上海江湾蔡氏女科世家第7代传人,从医60年,其学术造诣,医德医风,蜚声沪上. 他继承和发扬了蔡氏女科的学术思想, 主张气血为本, 强调调冲任,以通为用, 其处方轻灵, 常应手而效. 笔者有幸作为蔡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建华 邹红 等 《光明中医》 2019年34卷12期 1802-180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蔡小荪补肾调冲法结合脐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就诊的卵巢早衰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毓莉 白秀庆 等 《河北中医》 2013年11期 1606-1607页ISTIC
【摘要】 蔡小荪(1923-),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术上宗古而不泥古,强调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创立和完善了妇科审时论治学说和蔡氏妇科周期疗法。蔡氏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金荣 许华云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年19卷3期 88-8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上海蔡氏女科历经200余载,代代精英,至七世蔡小荪教授秉承祖业,融会百家,结合中西,颇有建树.蔡师基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在阐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与年、月、昼、夜、阴、阳、气、血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强调不论采取针灸或方药治病,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金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5期 3-4页ISTICCSCDCA
【摘要】 蔡小荪教授认为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主要病机是胞络阻滞与肾虚;采用分期辨治法,经期以活血理气通滞佐以清热,经净后用活血通络佐以益肾温煦,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金荣 《中医药通报》 2008年7卷3期 29-3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上海江湾蔡氏妇科七代传人蔡小荪教授行医60余载,笔者有幸作为继承人跟师学习,深感其治疗不孕症,每每得心应手,现将其临症经验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隆卉 蔡小荪 《新中医》 2007年39卷6期 7-8页ISTICCA
【摘要】 蔡小荪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主要是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治疗应以活血祛瘀,疏肝散结.遵循经行期须控制症状,经净后以消除病灶的治则.临床创制内异Ⅰ~Ⅲ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