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5
- 16
- 2
- 6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旭军 导师:闫德飞 兰州大学 地质学 地质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甘肃宝积山盆地地处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其中下侏罗统大西沟组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植物化石,为研究盆地在早侏罗世早期的植被类型、古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了化石材料。对于宝积山盆地早侏罗世时期的植物群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晓璇 导师:王硕 青岛科技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白垩纪时期曾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陆地海洋变迁事件,对古植物的起源和扩散产生了重要影响。白垩纪缅甸琥珀是一种存在于近海岸区域、由松杉类植物分泌的树脂包裹昆虫、植物等古生物之后又被埋藏于海底或近海岸地下,经历数千万年矿化作用而形成的树脂化石。缅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洪瑞 导师:吕英涛 王硕 青岛科技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海陆的变迁、板块的运动不仅持续地改变着地球海陆的样貌,也对古生物的扩散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树蕨作为现代蕨类植物中起源相对古老的重要类群(被称之为活化石),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其起源扩散可能与板块迁移相关联,但缺乏明确的化石证据支持。尽管此前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泓宇 导师:闫德飞 兰州大学 生物学 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形单元,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隆起抬升,该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并对全球和区域性气候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北部面积最大的沉积盆地,其中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作为良好的载体,记录了盆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洋 导师:解三平 兰州大学 生物学 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云南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近纪的地形变化明显,亚洲东部的季风系统也对其气候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气候、地形等因素促进了该地区植物的快速分化和森林面貌的变化。蕨类是维管植物中重要的一类,有超过10000种,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也比较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德昕 王永栋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2期 230-23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内蒙古东胜罕台川、碾盘梁沟和柳沟3个剖面中侏罗世孢子花粉化石34属63种, 包括2个新种. 基于10个样品中发现的3 863粒孢子花粉化石的鉴定和统计, 建立东胜地区延安组孢粉组合.该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有19属37种, 含量占4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云庆 江洪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8期 4102-4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被进化是生态系统进化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对"活化石"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则是其基础.选以乐山五通桥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与蕨类植物区系组成为研究对象,发现种子植物区系在属的水平上热带成分与古华夏成分占到近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嫔 龙文国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8年25卷1期 78-90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孢粉化石,共计26属60种,其中苔藓类植物孢子1属3种,蕨类植物孢子18属30种,裸子植物花粉7属27种,组成以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 porites-Eph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锋 朱怀诚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年24卷4期 393-406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本溪组-太原组156块样品(本溪组47块、太原组75块和山西组34块)中,有113块产有保存良好的孢粉化石.结合现有原位孢粉的资料,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作者在这段地层中识别出了植物群演替的四个阶段,从这四阶段开始地层层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嫔 徐晓山 《古生物学报》 2004年43卷2期 262-2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的孢粉化石发现于新疆三塘湖盆地塘参1井齐古组(井深955-1 238 m),共计53属130种(包括1新属:Santanghusporites gen.nov.和6新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24属40种,裸子植物花粉29属90种.组合以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