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1
- 1
- 9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利刚 李燕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年44卷6期 585-588页ISTICCSCDCA
【摘要】 分别以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和硅酮压敏胶为基质制备托特罗定压敏胶分散型贴剂,结果采用硅酮压敏胶的制品中药物稳态渗透速率较高.又制备了以硅酮压敏胶为基质、含不同促透剂[月桂氮(艹卓)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薄荷醇、油酸薄荷醇酯(M-OA)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利刚 李燕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2年43卷8期 678-681页ISTICCSCDCA
【摘要】 制备了含不同非甾体抗炎药(酮洛芬、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及促透剂[月桂氮革酮、薄荷醇、庚酸薄荷醇酯(M-HEP)或油酸薄荷醇酯(M-OA)]的压敏胶分散型贴剂.采用双室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渗透试验,考察了压敏胶和促透剂的种类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天涯 王春艳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年35卷3期 163-16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在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IPM)系统和压敏胶型贴剂系统中,合成得到的手性薄荷醇酯衍生物对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A)渗透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卧式双室扩散池,进行离体兔皮的体外经皮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利刚 导师:方亮 许永男 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 药剂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L-薄荷醇(MT)具有促透作用强、毒性低、刺激性小、对亲水性和亲脂性药物均有促透作用等优点,但MT易挥发,高浓度时味辛且具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为了提高MT的促透作用,降低挥发性、气味及刺激性,本论文设计合成新型薄荷醇酯类衍生物,并对该类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方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四届外用制剂经皮给药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本文以饱和直链脂肪酸和薄荷醇合成薄荷醇酯类衍生物,从中筛选具有高促透活性的化合物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 方法:采用卧式双室扩散池为工具,以不同油水分配系数的模型药物(5-氟尿嘧啶、硝酸异山梨酯、利多卡因、酮洛芬、吲哚美辛)研究薄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逯新坤 刘慧杰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年54卷6期 919-926页ISTICCSCDCA
【摘要】 采用酰氯法以单萜醇[α-萜品醇(TER)、L-薄荷醇(MEN)、香叶醇(GER)和香茅醇(CIT)]作为先导化合物与脂肪酸[庚酸(C7)、肉豆蔻酸(C14)、硬脂酸(C18)和油酸(dC18)]反应合成系列脂肪酸单萜醇酯衍生物.以离体兔皮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燕 钟大放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2年37卷2期 128-1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用柱前手性衍生化-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基麻黄碱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方法以(-)-氯甲酸薄荷醇酯作为手性衍生化试剂,(-)-甲基麻黄碱与(+)-甲基麻黄碱衍生化后生成一对非对映异构体.选用Lichrosorb Si 60柱,以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方刚 刘佩 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5卷3期 418-422页
【摘要】 在丹参素冰片酯的基础上,以原儿茶醛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水解,酸化处理后得到中间体β-(3,4-二甲氧基苯基)丙酮酸、β-(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酮酸、β-(4-氯苯基)丙酮酸.选择具有扩张血管等作用的烟酸、异烟酸以及具有促渗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尔布合·阿布都热西提 迪丽菲嘎尔·阿布都热一木 《化学试剂》 2009年31卷3期 209-210,226页
【摘要】 主要研究二环[4.2.0]辛酮中间体薄荷醇衍生物的合成工艺.以(-)-1 R,2S,5R-8-苯薄荷醇和(-)-1R,2S,5R -8-萘薄荷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产率分别为58.7%、92%.其结构经 1HNMR、13C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同 蔡小军 等 《分析化学》 2008年36卷6期 849-852页
【摘要】 采用"一锅法",以1,6-二异氰酸正已酯作间隔臂,制备了万古霉素及苯异氰酸酯衍生化的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对拉米夫定、拉米夫定的L-薄荷醇酯、酞胺哌啶酮和盐酸氟西汀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在极性有机相模式下,研究了流动相甲醇中冰醋酸-三乙胺浓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