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
- 1
- 45
- 4
- 4
- 1
- 1
- 5
- 5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月华 何扬子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18卷3期 714-715页PKUCSCDCA
【摘要】 从药物的作用、穴位的作用、气候的作用论述张氏白芥子涂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机理,并论述其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和痹证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凯 李桂兰 等 《天津中医药》 2017年34卷3期 173-174页ISTICCA
【摘要】 首次提出以"三才"理论为依据治疗虚寒性疾病,明确了施灸的时间、部位和材料,结果疗效显著,以期广泛推广"三才"理论,为临床应用艾灸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静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43卷6期 33-34页
【摘要】 根结法是针灸配穴的一种,此法源于《灵枢·根结》篇,所说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在头、胸、腹的一定部位,临床常用其指导配穴.《灵枢·根结第五》明确指出:“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顺莲 张艳 等 《糖尿病之友》 2023年4期 113-114页
【摘要】 目的:针对慢性虚寒性疾病,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火龙灸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方法:在2021年5月-2023年2月我院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患者中,筛选122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应用双盲法分为实验组(n=61)与对比组(n=61)。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丽 杨正勇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43卷3期 78-80页
【摘要】 "烧山火"是针刺治疗的一种行针手法,临床上用于阳虚等虚寒性疾病.本文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亏虚型的病机为前提,根据其病变部位、经络、五腧穴补泻选取相应的穴位,采取"烧山火"针法进行治疗.阐述"烧山火"针法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进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志强 刘柏霖 等 《江西中医药》 2023年54卷8期 58-60,67页CA
【摘要】 三伏灸贴发泡疗法源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春夏养阳"思想理念,在防治虚寒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上有独特功效.近年来热敏化腧穴逐渐成为灸法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临床选取热敏腧穴治疗时,尤为重视阳气在疾病当中的重要作用,而支气管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倩 李姗姗 等 《现代中医药》 2023年43卷4期 31-34页CA
【摘要】 根据中医"治病求本"和"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后期出现的水肿、短气、腰酸、乏力、畏寒肢冷等脾肾阳虚的症状,采用"温阳益气,活血降浊"之法进行冬病夏治,以达到预防及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目的."温阳益气"是对脾肾阳虚患者阳气亏虚,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贤 申琪 等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13期 2454-2457页
【摘要】 变应性鼻炎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变应性鼻炎病性多属虚寒,治宜温经散寒;隔姜灸性属温热,刺激温和,适宜治疗虚寒性疾病,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隔姜灸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中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桐 马战平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9期 1567-1570页
【摘要】 "治未病"理论为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疾病未发之时,采取措施早期干预,防病于未发,愈病于萌芽,重病后调养.三伏贴为在三伏天施行穴位贴敷用以防治虚寒性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即借助自然之阳,结合药性、穴性,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的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现民 陈煦 《四川中医》 2011年29卷7期 118-120页ISTIC
【摘要】 "冬病夏治"强调因时制宜,利用夏季气温炎热,机体阳气充沛,皮肤腠理开泄,药物容易吸收的有利时机,在体表穴位药物贴敷治病,调整阴阳平衡,驱散体内积寒,适用于许多阳气不足、阴寒内积和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医学文献,归纳了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