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5
- 1
- 34
- 8
- 7
- 6
- 2
- 30
- 15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益均 马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20卷31期 3974-39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蟾蜍又名癞蛤蟆,其耳下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炮制加工后,具有解毒、止痛、开窍、提神、强心、抗炎、利尿等作用,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但其毒性大,一般药用内服量为3~5mg,最大不能超30mg,过量可引起中毒,病情凶险.我院急救中心2007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志图 王锴 等 《肿瘤防治研究》 2011年38卷11期 1245-12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蟾蜍毒素联合紫杉醇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蟾蜍毒素及紫杉醇单药及联合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Western blot法检测C-F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明芳 王哲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年12卷6期 385-3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S180荷瘤小鼠肉瘤细胞Mg2+-ATP酶(Mg2+-ATPase)、葡萄搪-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纪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09卷28期 235-237页
【摘要】 蟾蜍毒素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等作用.本文就蟾蜍毒素抗肿瘤作用及其研究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守若 韦召文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25卷9期 19-20,2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醇溶性蟾蜍毒素对H22荷瘤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乙醇溶解蟾蜍分泌物原浆,采用减压蒸馏等方法进一步部分分离纯化,获得醇溶性的蟾蜍毒素混合物(EET),将其作用于H22荷瘤小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光、电镜法观察H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锴 郁云龙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年19卷2期 116-1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蟾蜍毒素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Livin、caspase-3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10、20、40、80、160nmol/L蟾蜍毒素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栋 丁海斌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22年39卷1期 9-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华蟾素静脉注射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104例TACE术后P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华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冀建峰 邓晓莉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年31卷6期 899-9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华蟾素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门静脉穿刺注射华蟾素,每周3次,4~5周为一个疗程,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磊 蔡晓瑶 等 《安徽医药》 2020年24卷1期 78-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蟾皮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工艺进行考察.方法 以外观、复溶性、颗粒形态为指标,筛选最佳的冻干保护剂和冻干工艺.结果 选择乳糖、甘露醇、蔗糖、磷脂(300 mg)比例为1.5:2:1.5:1作为混合保护剂,优化后的冻干工艺为-40℃...
【关键词】 华蟾蜍毒素/分离和提纯;纳米球;冷冻干燥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兵 董艳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5期 242-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蟾酥是蟾蜍皮肤腺及耳后腺中的白色分泌液,含有大量的蟾蜍色胺、5-羟色胺、5-甲基-5-羟色胺[1],能够杀死微生物防御天敌,其中起主要毒性作用的是蟾蜍配基B和蟾蜍毒素[2].本研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了蟾酥对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