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6
- 2
- 2
- 1
- 1
- 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磊琦 陈镜泽 等 《色谱》 2023年41卷11期 976-985页
【摘要】 蘑菇毒素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差异大,为了实现蘑菇中毒素的准确、高通量分析,本文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为分析手段,建立了蘑菇中 5 种鹅膏肽类、2 种色胺类蘑菇毒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色谱条件、质...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鹅膏毒肽; 鬼笔毒肽;
【中文期刊】 张英 邱鹰昆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12期 1905-19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蟾酥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强心、抗肿瘤、局麻、镇痛、抗炎等多种作用.自蟾酥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在抗肿瘤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蟾酥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蟾蜍内酯类、蟾毒色胺类以及...
【中文期刊】 张秋金 陈友铃 等 《动物学杂志》 2005年40卷4期 17-2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和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形态、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在黑眶蟾蜍和黑斑蛙消化道各段中均有分布,分布密度均呈升-...
【中文期刊】 孙文芳 徐杰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4年36卷12期 1318-13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通过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HPLC-QTRAP-MS/MS)测定调味酱中蟾蜍色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匀浆后加入一定量的纯水和 5%氨化乙腈超声提取.盐包盐析后,取上清液调节有机相比例及...
【关键词】 蟾蜍色胺; 调味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
【中文期刊】 牛鑫鑫 咸振飞 等 《动物学杂志》 2013年48卷6期 912-91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消化道5-羟色胺(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
【中文期刊】 张云羽 汤志锋 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20卷2期 140-148页 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蟾酥中的化学成分,建立蟾酥HPLC指纹图谱,并探究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蟾酥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靶点和通...
【中文期刊】 闫兵 董艳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5期 242-2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蟾酥是蟾蜍皮肤腺及耳后腺中的白色分泌液,含有大量的蟾蜍色胺、5-羟色胺、5-甲基-5-羟色胺[1],能够杀死微生物防御天敌,其中起主要毒性作用的是蟾蜍配基B和蟾蜍毒素[2].本研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了蟾酥对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
【中文期刊】 张屏 崔征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6年23卷4期 216-219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对蟾酥(Venenum Bufonis)中吲哚烷胺类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蟾酥水溶性部分经HP -20树脂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精制,得到6个吲哚烷胺生物碱,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