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5
- 2
- 2
- 1
- 1
- 4
- 4
- 3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洋 刘景汉 《中国输血杂志》 2003年16卷6期 431-43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成分输血的普及与推广,血小板输注已成为治疗出血、改善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手段,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迅速增加.常温液态震荡保存方法(22℃,5d),血小板保存期短、易激活及污染、报废率高,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低温保存血小板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景汉 欧阳锡林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1年14卷3期 139-1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低温保存血小板在外科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输注对象为外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或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以及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观察指标①输注前、后2h出血时间;②输后伤口停止出血时间;③输注前、后1h患者血小板计数;④根据①、②和③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典瑞 《广州医药》 2003年34卷4期 61-63页
【摘要】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输注对象分为血液病组、非血液病组,观察指标:①输注冷冻血小板24 h,临床出血是否得到明显控制;②输注冷冻血小板24 h,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91.2%病人临床出血症状得到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景汉 于洋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4年6卷8期 1046-10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深低温保存血小板在临床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294例输注患者进行深低温保存血小板输注研究.其中各类型白血病3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67例,恶性肿瘤放疗及化疗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254例,术前、术中、术后输注血小板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孝顺 朱鸿杰 等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21期 274-275页
【摘要】 <篇首> 大量输血是临床抢救严重创伤性失血、消化道出血、产后大出血和开展较大的疑难复杂手术的的根本保证,但输入大量库存血不仅不能改善受血者凝血功能甚至会引起患者凝血功能异常[1,2] .为了有效地控制出血,在抢救大出血患者输血时,往往需要同时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雯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3年5卷2期 129-12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常用于抢救外伤大出血或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患者.而低温保存的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升高血小板的功效,副作用少,并具有安全、快捷、疗效好的特点.低温保存血小板既解决了临床输注血小板的需要,也为血小板保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友田 凌冬红 《中国输血杂志》 2003年16卷1期 17-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机采血小板因具有浓度高,红细胞、白细胞污染少,疗效好等优点应用于临床,其保存方法有常温保存和深低温保存两种,笔者对这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河 张国林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7期 1752-175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机采血小板-80℃冻保存9个月的活化情况并观察抢救急性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测定20份低温保存血小板的CD62p和CD41表达量与pH值变化与冰冻前血小板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观察126例急性出血、渗血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