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8
- 7
- 3
- 4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洪缨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3期 254-2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诞生了成分献血.机采血小板量大,质纯,减少了输血传染病毒的危险,降低了同种免疫反应,从而提高了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机采血小板不但节省了血源,并且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工作.本文从献血者筛选、采集中的质量控制、血小板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雪梅 王明静 《中国输血杂志》 2006年19卷5期 431-43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机采血小板由于设备、场地的限制,采集时间较长等原因,开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项工作在全国各地的进展情况不尽如人意.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进创建山东省无偿献血先进省的工作步伐,威海市中心血站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半年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咏梅 付涌水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5年18卷3期 209-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保存期机采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方法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8人份,22℃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0、1、3和5 d,在100级超净台内取样10ml,进行血小板计数、pH值、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凋亡数及CD62P表达的检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云 高国静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1期 3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机采血小板的操作,观察全血处理量与采前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直接使用机器系统操作默认设置的参数处理全血量及循环次数;在机采前将供者血小板计数输入血细胞分离机的程序中,机器自动提示所需处理全血量及循环次数.结果采前输入供者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初燕 祝瑞泉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1期 33-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计机器采集血小板的2U质量及其对供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用MCS(R)+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U后,收集供者采后抗凝全血1ml检测血常规,收集机采血小板成品lml(原液)作血小板计数.结果①机采血小板终成品计数检测≥2.5×10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津 李翠平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2年15卷6期 409-4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普及,机采血小板因其纯度和浓度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污染少等优点,在我国已逐渐取代了手工分离的血小板.但血小板中血浆成分具有的异抗原(抗体)表现型繁多,对有些过敏性患者不但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而且可能使之发生很多复杂的免...
【关键词】 血小板,洗涤/机器采集;血小板/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克清 吴绪华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6年19卷2期 134-13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冰冻机采血小板由于贮存期长、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由于血小板计数低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病人的抢救和治疗.冰冻机采血小板因采集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复融过程中出现析出物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对冰冻机采血小板出现析出物的原因做了观察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英 陈运贤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6年19卷6期 459-4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BacT/ALERT系统在检测血小板细菌污染中的应用.方法 用BacT/ALERT系统对所制备的血小板悬液2164袋(含手工采去白细胞混合血小板及机器采集血小板)进行细菌污染检测,阳性标本作细菌鉴定.结果 2164袋血小板悬液中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 孔令魁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3期 159-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考察无偿供者机器单采血小板前后的血液参数的变化及其对血小板采集的影响.方法对机器单采血小板的供者作采前、采后即刻及采后1h的WBC、Plt、HCT、MPV的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供者不同时刻的血液参数,除MPV外,其余均发生显著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津 李翠平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3年16卷3期 178-17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过去许多实验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效率和影响因素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1~3],但多集中在对机器本身的性能和献血者血液因素的分析上,而这些都是操作人员无法改变和克服的客观因素.笔者则通过改变机器的界面探测值(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