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2
- 5
- 4
- 4
- 4
- 3
- 8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阳 李颖能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23年41卷6期 407-410,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对25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标本中聚集血小板(platelets,PLT)的荧光染色法通道(PLT-O)解离效果,为实验室处理EDTA-PTCP标本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芙蓉 秦铀 等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12卷4期 217-22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基于iRhom2/ADA M17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另选5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50例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西药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棉 赖金甜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8年26卷6期 429-4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丁胺卡那霉素对EDTA抗凝剂依赖的聚集血小板的解离作用和机制,为血常规标本中血小板凝聚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法 .方法 在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样本中,于不同时间段加入不同浓度丁胺卡那霉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红 周小棉 等 《现代医院》 2010年10卷2期 24-27页
【摘要】 目的 对丁胺卡那霉素解离EDTA抗凝剂依赖的聚集血小板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其解离机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小板计数.方法 两名确诊因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TCP)患者的 EDTA-K2抗凝血中,在不同时间段,加入不同浓度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 许云禄 《海峡药学》 2005年17卷3期 1-4页
【摘要】 解离素是蛇毒中的一类活性蛋白质,因含特异性RGD(精-甘-天冬氨酸,Arg-Gly-Asp)或KGD(赖-甘-天冬氨酸,Lys-Gly-Asp)基序,可阻断细胞膜表面的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细胞迁移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可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9卷8期 1185-1188页ISTICPKUCA
【摘要】 血小板在发生活化或凋亡的同时伴随有黏附受体糖蛋白(GP)I bα酶切,GP I bα酶切作为血小板发生活化或凋亡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目前,GP I bα酶切主要由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所介导.ADAM17是锌离子依赖的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悦 杨楠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16卷4期 305-3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以3月龄青年大鼠为对照,观察24月龄自然衰老大鼠大脑皮层线粒体和血小板膜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PBRs)结合数量及亲和力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断头取脑,以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脑皮层线粒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小板膜.采用放射配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卓君 黄园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655-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划船运动员血液某些氨基酸浓度及血小板5-HT2A受体与螺环哌丁苯结合的影响,为运动员疲劳控制及合理营养补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名男子划船运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BCAA组及BCAA+CHO组,补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 李志琴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5年21卷1期 17-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前已从蛇毒中分离出80余种解离素多肽,根据其结构及来源可分为五大类,即短链、中链、长链解离素、金属蛋白酶P-Ⅲ的类解离素区释放的解离素以及二聚体解离素.不同解离素的分子结构共同点包括RGD活性中心、半胱氨酸残基配对形成的二硫键、RGD三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玲 王晓毓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年30卷8期 596-5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癌细胞能诱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解离,在肿瘤细胞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血小板提高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增强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及与内皮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关键词】 肺癌血小板粘附分子 CD31 CD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