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1
- 17
- 9
- 6
- 3
- 2
- 15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歆 程艾邦 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9卷5期 450-453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之一,原醛在我国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中的患病率超过4%.由此,根据我国2.5亿高血压患者推算,原醛患者可能多达1 000万~2 000万.因诊断技术、医师认识的不足,在我国心血管内科就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东 刘成功 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7卷5期 779-78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PA患者78例(PA组),同时选取疑似PA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20例(EH组...
【关键词】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佰爽 郝宇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550-5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在严格控制体位、药物、检测条件等情况下,评估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 ARR)[ ARR=血浆醛固酮( 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血浆肾素( plasma rennin activi...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血压;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慧光 任建伟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13卷7期 1153-115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60例,空腹采血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并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对其中疑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关键词】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坚石 王威 《中国输血杂志》 2003年16卷5期 301-30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尽管采用具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ELISA试剂进行血液和原料血浆的筛查,检测抗-HCV、抗-HIV-1/2和HBsAg,已经显著降低了血液和原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红 李永刚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2年34卷6期 1202-1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建立血浆中85种有毒生物碱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构建85种生物碱高分辨数据库;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进行预处理,采用Acquity Waters BEH C18色谱柱(100mm×2.1 m...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血浆;有毒生物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晓 白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年32卷11期 1298-1300,1304页ISTICCSCDCABP
【摘要】 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简称B19,是唯一感染人类的细小病毒,广泛流行于全球各地,B19可通过呼吸道及血液制品传播.B19感染某些特定人群后会引起诸如持续性贫血、流产等不良后果.目前治疗B19感染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云 杨庆梅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5年33卷1期 67-71页ISTICCA
【摘要】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是迄今为止检测病毒的最灵敏的方法,它可以明显缩短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降低血源性病毒的传播危险,随着NAT技术在临床检测中应用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已经能够满足血液筛查的目的.此项技术已经在欧美等国家的血液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安蓬蓬 导师:汤华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目前,在采供血机构中进行血液筛查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E LISA检测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的平行使用已被大范围推广,尤其是NAT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HB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杰 赵玲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43卷7期 569-5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24h尿醛固酮(UALD)与不同体位血浆肾素活性(PRA)比值(UARR,UARR=UALD/PRA)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筛查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123例PA及15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