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0
- 4
- 173
- 111
- 10
- 8
- 4
- 59
- 51
- 46
- 39
- 3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小芹 程坤 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5年48卷5期 142-144页CA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PDCA理论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患儿静脉血液样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甘肃省中心医院过敏反应科进行静脉血采集患儿198例病历资料,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将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入院的98例患儿分入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华 赵睿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15卷21期 169-17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根据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时间将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献血服务部2021年1月—2022年12月100名献血者分为2组,各50例.2021年1—12月未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对照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春 南敏 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28卷10期 80-82页ISTIC
【摘要】 血液质量是采供血机构的根本.江苏省在血液采集前质量管理信息化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开通全省统一献血服务热线与微信公众号,加大献血者招募力度;建设江苏省献血者联网屏蔽管理系统,实现全省范围内不合格献血者信息共享;将献血者征询体检初筛不合格的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保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卷6期 211-21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的26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实施前)与观察组(2015年4月至2019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爱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30期 134-13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血液采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4年至2019年血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后的采血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并比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后的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 该时间段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3年血站采血量为1970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振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卷7期 291-292页
【摘要】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加强血站质量管理.血站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且各项政策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我国血站管理模式实现了有效革新.然而,我国血站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此,有必要构建并调整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斌 张亚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15期 229-23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血液采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1997年1月至2017年1月我血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后的采血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该时间段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前十年血站采血量为25164.5U(1U=200mL全血),建立后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孔晓红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4期 294页
【摘要】 目的:分析血站要求血液采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血站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规定的血液采集程序来进行血液采集对血液品质量与献血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实验对照组:选取我站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糸时即2005年1月至6月,血液制品采集工作对血液质量与献血者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露露 张昌碧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28期 99-100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12月期间300例的临床血液标本为对照组,另随机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的300例临床血液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标本采集中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实施细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