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
- 11
- 4
- 1
- 1
- 5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阿勇 栗国强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6期 28-3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痹痛膏治疗血瘀寒湿阻络型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纳入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活血痹痛膏贴敷,对照组予狗皮膏贴敷,每日1次,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评分、疼痛视觉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阿勇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痹痛膏治疗血瘀寒湿阻络型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活血痹痛膏贴敷,对照组予狗皮膏贴敷,每日1次,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吉 杨锋 等 《陕西中医》 2024年45卷6期 824-827页ISTICCA
【摘要】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传承切入点,整理名中医李彦民主任医师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李彦民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坚持病证并重,康养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通络除痹的治疗方法.辨证分为三型:寒湿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分别选用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招健明 黎国平 等 《现代康复》 2000年4卷8期 1251-125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病人,辨证分型施中西医综合疗法观察腰腿痛疗效.方法分寒湿阻络、湿热、气滞血瘀、肝肾不足4型施治,并中药薰洗,硬膜外填充综合疗法.对于经过严格保守治疗,影像学检查证实脊髓或神经根有压迫时,方行手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卞恒杰 等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11期 16-18页ISTICCA
【摘要】 许建安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病因病机是患体脏器虚损,营卫不荣,筋肉驰弱为本,因虚受邪,风寒痹阻,脉络不通为标.常见分型有气滞血瘀型、寒湿阻络型、痰瘀交阻型、肝肾两虚型四型,治疗应活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宝宽 《河北中医》 2011年33卷10期 1492-1493页ISTIC
【摘要】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由真皮深层中、小血管和脂膜炎症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以皮内及皮下结节、自觉疼痛、好发于小腿伸侧为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节发.病者居多.结节性红斑属中医学湿毒流注、瓜藤缠的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载"此证生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君华 刘永锋 等 《广东医学》 2009年30卷11期 17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肩三针结合辨证配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肩周炎患者予针刺肩髑、肩髎、肩贞,然后中医辨证为寒湿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辅加穴位,最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痊愈19例(63.3%);好转10例(33.3%);无效1例(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宏元 杨爱国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36期 98-99页ISTICCA
【摘要】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多发、对称性关节受累.疼痛、功能障碍明显,致残率高,至今原因末明,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三因治宜等特点对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病情复杂、病程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方 叶天申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44卷7期 514-516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内盛组、气滞血瘀组、寒湿阻络组、正虚邪恋组,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类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春玲 郭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13卷9期 698-700页ISTICCSCDCA
【摘要】 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皮肌炎的病机及治疗,总结古代医家从络病论治痿证的历史沿革;并分为毒热蕴结、血瘀络阻,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寒湿阻络、气隔血聚,肝肾阴亏、营络虚滞,脾肾阳虚、寒湿阻络,邪滞络脉,络虚不荣等6个证型;总结了近20年从络病论治皮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