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1
- 3
- 2
- 1
- 1
- 6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利 宋艳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3年34期 109-109页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方法详细阐述本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的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应用证实,本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能够持续保持相同力度并不会移位。结论本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洪波 甘晓英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15期 1705-17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3种压迫止血方法 对于出凝血异常患者血管穿刺后压迫止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出凝血异常的30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手指压迫、传统点压式加压止血带和T型血管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对比3种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和止血相关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金萍 陶源 等 《护理学杂志》 2006年21卷23期 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有效、安全的压迫止血方法.方法 将86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0例)与改进组(36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压迫止血法,改进组采用一次性股动(静)脉气囊压迫止血带进行压力递减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术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丽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23卷17期 109页ISTIC
【摘要】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对初次行血液透析无动静脉内瘘或慢性肾衰竭内瘘成熟前的患者,需要留置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作为血管通路. 当拔除血液透析导管后,对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常采用局部指压20~30 min,再以宽布胶带加医用棉卷压迫2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聪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22卷8期 17-17页ISTIC
【摘要】 传统的止血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是医护工作中为患者执行静脉穿刺前使血管充盈的工具。压脉带可以在患者动静脉拔针后为其压迫止血。为了穿刺前后有效充盈血管和压迫止血,避免造成穿刺点出血、周围皮下淤血、局部肿胀等情况,同时也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秀凤 杨秀梅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3年34卷4期 73-74,1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驱止血带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血管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心房颤动行导管消融术患者78例,随机分组.实验组(n=36)术后腹股沟股静脉穿刺处采用自制的驱止血带压迫止血6h,患者取平卧位4h后下肢可水平移动,可按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梅 覃小娟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0卷5期 113-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肥胖患者化疗中颈外静脉穿刺使用两种不同压迫方法对颈外静脉充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乳腺癌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助手使用止血带在锁骨上凹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对照组操作者以左手食指轻压颈外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爱英 《医药前沿》 2018年8卷32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观察自粘性绷带对动静脉内瘘血肿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发生穿刺部位肿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穿刺部位发生血肿时先用弹力止血带加纱球进行穿刺点的压迫,再用3M自粘性绷带缠绕在血肿上,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倩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5期 350页ISTICCA
【摘要】 静脉输液技术已广泛应用,输液后一般都是利用棉球对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棉球止血需要靠手的压力,必须得拿出一支手来压住针眼处,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一直压住针眼处,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患者如果按压方式不恰当还会引起皮下瘀血,会加大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燕 宋艳芹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1期 276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液透析患者每次进行透析时,需要使用16G穿刺针穿刺2点,以建立血液回路,再加上体外循环时常使用抗凝剂,所以,当透析结束时,穿刺点止血比较困难.如按压不当可致渗血,造成血液丢失,加重贫血;如形成皮下血肿,将不同程度的压迫内瘘血管,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