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4
- 2
- 1
- 1
- 1
- 4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国新 符婵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1年10卷8期 567-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就近3年治疗心肌肥厚(特别是左室肥厚 )的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主要讨论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断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对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作出评价,并就心肌肥厚药物治疗的未来对策作了探讨.
【关键词】 心肌肥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断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焕成 王显杰 等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25卷21期 31-32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胺碘酮、胺碘酮+洛沙坦两种治疗方案长期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维持窦性心律、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91年1月~2002年2月收治的7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37例)和胺碘酮+洛沙坦治疗组(B组...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断剂(AT1受体阻断剂);心房重构;阵发性房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小英 高广道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8卷6期 954-9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2型受体(AT2)在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中的作用,以及AT2受体和AngⅡ1型受体(AT1)作用的差异.方法 差速贴壁分离及培养成年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进行药物干预:AngⅡ组、AngⅡ...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Ⅰ型胶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周丽诺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年13卷2期 134-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其1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饲养12周后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T Ⅱ(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柱 雷立权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23卷4期 384-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缓激肽(BK)对大鼠心肌梗塞(MI)后心肌胶原生化改建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胶原的影响是否与抑制BK的降解有关.方法复制大鼠MI模型后,第3天开始给予依那普利(500 μg*kg-1*d-1)4周,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斌 杨志明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7年5卷3期 224-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取生长良好的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静远 吴开胤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7年16卷2期 146-15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以及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在Ang Ⅱ诱导FN表达中所...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间皮细胞;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玮 陈庆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3年24卷3期 191-194页ISTICCA
【摘要】 心脏纤维化主要是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循环激素、细胞因子平衡失调而引起的.其干预治疗主要有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螺内脂)、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阻断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泽玲 叶平 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0卷1期 84-86页
【摘要】 观察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皮受体LOX1基因表达中的作用,且探讨其机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能够上调LOXl的mRNA水平,并存在剂量依赖性应用Ⅰ型血管紧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1年21卷4期 封三-封四页ISTIC
【摘要】 <篇首> [英]/Andersen S…∥Kidney Int.-2000;57(2).-601~606 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Ⅰ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特殊干扰作用,而产生短期的肾脏保护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