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7
- 6
- 57
- 7
- 5
- 4
- 3
- 22
- 12
- 11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欣童 张燕杰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8卷13期 11-12页
【摘要】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寒凝血瘀型痛经发病率较高,症状较明显,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该文探讨温针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干预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痛经者提供一种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宏 王建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23期 3568-357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住院的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璟 徐东华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16期 1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结合外洗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的疗效.方法: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口服联合外洗治疗24例血虚寒凝型DPN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梅 冯麟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6期 29-3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血虚寒凝血瘀证Wistar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大鼠尾部放血0.5~1ml/只,隔日一次,连续7次;放血次日将大鼠浸入0~1℃的冰水中20min,连续7次,共14天,造成血虚寒凝血瘀证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蜷缩少动,爪尾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麟 吴大梅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5期 15-19页ISTIC
【摘要】 目的: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贵州小型猪“血虚寒凝血瘀证”模型,探讨当归四逆汤的治疗作用及“血虚寒凝血瘀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贵州小型猪21头随机分成三组,即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组、当归四逆汤治疗组,每组7头.小型猪前腔静脉第一次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东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年2期 228-230页CA
【摘要】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冬杰 解玉红 等 《母婴世界》 2017年12期 107页
【摘要】 目的:对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300例我院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片口服联合安宫黄体...
【关键词】 温经散寒中药组方;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慧芳 赵辉 等 《母婴世界》 2017年6期 35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合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干银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3卷1期 44-4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未婚或已婚未孕妇女,年龄最小14岁,最大28岁,其中15岁以下14例,16~20岁26例,21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明 潘立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3卷1期 59-60页ISTIC
【摘要】 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中医病证,对血虚寒凝证的造模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用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来探讨血虚寒凝证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前后有明显差异,造模后家兔出现明显的高粘滞血症表现,表明采用血虚及寒凝的方法来制作高粘滞血症的模型的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