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6
- 1
- 1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潮 武燕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34卷7期 655-659页ISTIC
【摘要】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是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以视网膜可见典型的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中医学理论认为络脉循行与眼病的生理与病理关系密切.本文基于络脉理论探讨RAO的治疗,为运用补气行血通络法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临床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万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4卷1期 120-121页
【摘要】 <篇首> 产后缺乳也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剖宫产产妇产后乳汁分泌过少临床常见,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气郁结所致,产后缺乳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产后缺乳将直接导致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婴儿及产妇的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艳 张利娟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0卷6期 138-141页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医上归结为"消渴痹症"抑或"脉痹"等消渴病的并发症范畴.气虚血瘀型是其临床中常见的证型,治疗上以"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易文明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8期 1411-1414页ISTICCA
【摘要】 过逸首先影响气机运行,气机的异常会进一步引起湿、热、食等的郁滞.此外,气滞血液运行缓慢而成瘀,《内经》提出"逸者行之",即用"行"的方法改善体内的各种瘀滞状态.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存在气机郁滞、气血瘀滞的病机.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以及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发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9期 10-10页ISTICPKUCA
【摘要】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性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行气化痰、活血散结,健脾益胃、调畅气机,补气行气、活血通络,滋养津液、清解虚火,温肾暖脾、振奋中阳,疏肝理气、调和肝脾,清利湿热、和胃畅中等治法,用太平丸等加减治疗...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性增生;中医药;证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云婷 闫学文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38卷1期 34-35页
【摘要】 闫学文教授认为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的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在治疗时要注意标本兼顾,年老体弱者注意补气养血通络,以活血化瘀、疏肝行气止痛为治则治法,应用疏肝活血止痛汤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拔罐以及微波治疗,获效颇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松梅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11期 27-28页ISTICCA
【摘要】 陈齐鸣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肝肾亏虚、正气不足为主要致病因素,风寒湿邪及跌扑损伤为本病的发病诱因,痰浊瘀血相互胶结为本病的病理表现,以益肝肾、补气血、化痰行瘀、蠲痹通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临床应用常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昱甫 于本性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8期 812-814页ISTIC
【摘要】 王颖教授在针灸临床中本大医之精诚,精研针理穴法,提出“同一穴位,针刺方向、深度不同,作用不同”的理论。治疗眼肌麻痹以整体观念、经络理论、脏腑学说为基础,以“补气行血健脾,祛邪通络疏肝”为治疗原则,运用“眶内与眶外针刺相结合”的方法,屡见奇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青 张成虎 等 《陕西中医》 2012年33卷8期 1053-10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予4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结果:临床治愈40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是通过补气温阳,补气行血,从而达到通络止痛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付美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17期 130-1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将100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症治疗.结果:按中医"脱疽"四种分型对症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脱疽是以通络化瘀为要诀.气虚寒凝而致血脉不通者则补气温经、散寒通络;血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