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0
- 211
- 63
- 19
- 205
- 91
- 53
- 48
- 37
- 157
- 78
- 77
- 60
- 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顾大勇 石磊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1415-141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我们首先采用Frens法制备纳米金胶体液,然后以氯金酸/羟胺法铺制二维纳米金单膜层,进行单分子自组装层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固定探针,从而制备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洁玲 汤涛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24卷5期 608-61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并探讨病毒负载量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05名女性的宫颈刷取物标本,采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光 元秀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3年20卷4期 267-269页ISTICCSCD
【摘要】 讨论了表面等离子体(SPR)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方案,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检测SPR角谱,设计了一种单片机CCD驱动电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刚 黄海珍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年29卷2期 293-296 页
【摘要】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对屋尘螨重组变应原(rDer p2)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且运用该技术对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与变应原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变应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免疫吸附技术或者酶免法来进行研究的,这些...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rDer p2;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荣升 鲁拥华 等 《量子电子学报》 2008年25卷6期 657-664页
【摘要】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免标记及检测快速等优点,在生命科学、药物开发、公共安全、环境污染俭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灵敏度、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高可靠性足未来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介绍了棱镜耦合复合结构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芳 罗昭锋 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8卷11期 1935-1939页
【摘要】 为获得丰富的特异识别分子和实现无标记、高灵敏度检测,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选择在pⅢ蛋白上展示12肽的噬菌体M13作探针,采用羧基-氨基共价耦联法制备噬菌体展示蛋白质芯片.在此基础上,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结合,使用Biacore3000...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噬菌体M13展示系统;噬菌体展示蛋白质芯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羊小海 黎振华 等 《化学学报》 2007年65卷12期 1185-1189页
【摘要】 利用伴刀豆球蛋白A和糖类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研制了葡萄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传感器的敏感膜是构建于金膜表面的伴刀豆球蛋白A/葡聚糖自组装多层膜.在葡萄糖的存在下,该自组装多层膜被分解,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的显著变化,信号变化的大小与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惠超 姜浩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年29卷1期 4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且无需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且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真妮 戴瑛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5年41卷3期 6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慢病毒转染构建刺突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qPCR、Western blot及假病毒中和测定技术等探究姜黄素抑制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的作用.方法:通过pubchem数据库获取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亦恒 谢丽君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5年35卷4期 481-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对物体表面的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指导其在医疗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方法 依据《消毒产品检测方法》WS/T 10009-2023,通过载体定量杀菌实验,模拟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对不同材料表面致病菌的杀灭作用,并比较不同作用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