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04
- 3
- 1
- 1
- 377
- 362
- 358
- 256
- 114
- 127
- 82
- 65
- 54
- 4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健 张晨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1期 30-32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当代医学正在发生重大的模式转换,从认识关系审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体必须完整地把握作为客体的人的本质,必须在疾病和健康的对立统一中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必须建构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亚 《理论界》 2009年10期 74-76页
【摘要】 主客体关系是理解价值问题的理论前提,主客体关系的本质深刻体现了价值实现过程与价值本质.认识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理解价值本质的一个重要维度.从认识关系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可以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客体关系;认识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家荣 廉永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23卷6期 2-5页
【摘要】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的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实践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家荣 《青海社会科学》 2008年4期 126-129页
【摘要】 理解价值以及价值本质必须了解主客体关系的本质,主客体关系是理解价值问题的理论前提,主客体关系的本质深刻体现了价值实现过程与价值的本质.认识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价值活动中不仅具有中介的作用,而且决定了价值活动的范围和价值活动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客体关系;认识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家荣 廉永杰 《大连干部学刊》 2008年24卷2期 10-13页
【摘要】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实践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6期 44-46页
【摘要】 [创作理念]随着自我意识走向成熟,初中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重视,这是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宽容,特别关心他人的看法,甚至会牺牲自己的需求以迎合他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5期 55-58页
【摘要】 在小学生群体中,攻击性行为经常发生,常表现为打人、言语辱骂、抢占或破坏他人物品,人际孤立等.这些行为既会造成当事人自身发展不良,如人际关系紧张,还会带来班级秩序混乱,家校矛盾.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经常对同学实施攻击行为,引起同学家长的不满,班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公佑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3期 21-23,64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哲学与现代医学的原子实体主义哲学不同,其本征是以元系统为根基的关系哲学,包括作为关系本体论的气论和作为关系认识论的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中医学以关系哲学为根基创立了一套完善的生命系统调控理论.关系实在在空间维度体现为功能属性,在时间维度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公佑 程旺 《医学与哲学》 2020年41卷17期 20-22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认识论,作为"关系实在"的阴阳是对人体系统内的相对关系的描述,它在人体系统之中的具体体现为系统功能属性和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阶段.中医阴阳学说以气论这一关系本体论为前提,使中医哲学实现了由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义修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4卷1期 42-48页
【摘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意识作为"我对我环境的关系"等论述具有认识论革命意义.马克思阐述了意识所受的三重物质制约,打破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自足性假设,重置了认识论问题的前提:彻底的认识论必须基于社会历史基础.作为意识的对象,"Um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