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
- 1
- 27
- 17
- 9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福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155-156页
【摘要】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极具意义的一部分,对国内外译者而言,古诗翻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提高诗歌的翻译质量,使更多外国读者领略中文诗歌的魅力,该论文依据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意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秀芳 《兰台世界》 2015年28期 16-17页
【摘要】 有着“文艺复兴”式的翻译大师赞誉的王佐良,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致力于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探索,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他对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贡献有力推动了中国译坛的繁荣进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春丽 朱品凡 《海外英语(上)》 2015年6期 101-102页
【摘要】 该文从话语分析角度,运用社会语言方法,通过分析庞德在诗歌翻译中以第一人称I为主语的谓语动词类别,发现庞德通过词汇的句型简单易懂的日常语言,用叙事手法为主,直接表达个人情感,较少谈论理想和评价的译文语言,在他翻译的诗歌中建构了与原文一致的劳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政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4年10期 288页
【摘要】 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诗歌句子精炼、内涵丰富、音符优美,是意美、音美、形美的统一.在诗歌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得到了翻译界的广泛认可.基于”三美”原则,看许先生如何在翻译中再现原诗的美,值得译者探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冬妮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4年8期 72-72页
【摘要】 通过对《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不同诗歌翻译版本的分析解读,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特点,体现出中西文化对语言文字的影响,帮助人们了解作品中翻译的优秀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3年3期 114页
【摘要】 将中国的古诗翻译为其他语言向来被翻译界视作“翻译中最令人遗憾的一种艺术”.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许渊冲教授提出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不但为诗歌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成为评价诗歌译文的标准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9卷4期 129-134页
【摘要】 苏珊·巴斯奈特将诗歌翻译置于自己一贯坚持的文化翻译观视闽下,提出了诗歌翻译的“种子移植”理论.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对巴斯奈特诗歌翻译“种子移植”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源头和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剖析,阐述了她的“种子移植”论对全球文化背景下的诗歌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霓 王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2卷3期 13-16页
【摘要】 诗歌翻译从审美过程来讲是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因此,在翻译诗歌的时候,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和"异质同构"原则能帮助译者从整体把握全诗意蕴,有机统一语言结构,并重构诗人的审美感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