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6
- 7
- 38
- 11
- 3
- 3
- 2
- 27
- 22
- 15
- 13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欧阳辉纯 《武陵学刊》 2023年48卷2期 1-11页
【摘要】 忠德是儒家重要伦理道德规范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移风易俗、诚实守信和扶贫济困.移风易俗是忠德主体的个体责任,诚实守信是忠德主体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是忠德主体的直接社会实践.移风易俗主要表现为评品人物追求婞直之风,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况成云 况丽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6期 732-735页ISTICPKU
【摘要】 “五层级”服务供给和“一局二会五中心”相结合的组织管理架构,是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基本模式.在照护服务模式构建之始,形成伦理学的人本、孝道、公平、效率与诚实守信等认知机制,有利于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制度安排、服务理念、资源配置等在良性的框架内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一洁 勾艳华 等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91-93页
【摘要】 诚实守信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一个伦理学和哲学的概念,到进入现今中国伦理思想史范畴,诚信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公德,成为了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和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在现阶段和未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也是会计八大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我国会计行业目前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为此,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会计行业的诚信职业道德危机的现状.讨论了诚信危机出现的根源以及为改变现状提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颖琳 岳耀 等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1期 170-171页
【摘要】 能够做到"诚实守信",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我们的道德建设就必然取得愈来愈大的进展;不能做到"诚实守信",我们的道德建设就会沦为空谈,人们的素质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道德失范现象,归根到底,都是同失去了"诚实守信"有重要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婉红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年18期 162-163页
【摘要】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已成为一切有所作为的共识,对内涵理解,从阐述1、保障社会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2、是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向前发展根本准则3、是道德建设的根本4、是一切职业道德的根基,以诚信作为立业之本,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红秀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123-124页
【摘要】 电视剧<闯关东>通过对朱开山一家闽关东艰难历程的描写,深刻地刻画了一个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宽容大度的平民英雄形象一朱开山,他那种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民族精神,成为今天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莉破 徐启豪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年32期 130,132页
【摘要】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主体,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大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继志 庄立辉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1期 119-121页ISTICPKU
【摘要】 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具有层次性、自律性、导向性及特殊性的特点。自尊自爱、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以信立人;公平处事、平等交流;仁爱友善、关注公益;爱国好学、共创网络和谐应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继志 胡善菊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4期 509-510页ISTICPKU
【摘要】 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对山东省1026名大学生网络伦理认知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异化作用,对道德发展具有干扰作用,对自我概念、自我认同感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提出首先重视对网络的硬约束,建立司法、工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