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11
- 4
- 42
- 6
- 4
- 2
- 1
- 23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许庆友 《中医杂志》 2008年49卷5期 402-4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谢海洲老中医(1921~2005)行医60余载,擅用古方并融会新知,扩展其应用范围.例如用百合知母汤、栀子豉汤等方清心除烦,治疗失眠;用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与酸枣仁汤化裁以养心安神,治疗癔病;用黄连阿胶汤与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欣 宋冬梅 等 《河北中医》 2017年39卷7期 973-975页ISTIC
【摘要】 谢海洲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其独特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脑病的治疗,颇见成效.谢老在治疗脑病上以滋补肝肾、填精补髓,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芳香开窍、化痰熄风等为主要方法;通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序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32卷4期 41-4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健肾荣脑汤[1]是谢海洲主任医师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的经验方.我们于1997~2001年将该方水煎后浸泡毫针施行针刺并同时内服,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患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东 赵冰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5期 332-334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谢海洲教授是我国中医风湿界临床大家,对于风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经验有深刻的理解,颇有造诣,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顾问.谢老提出的"治痹三要(扶正培本、祛湿健脾、利咽解毒)四宜(寒痹宜温肾、热痹宜养阴、寒热错杂宜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纲 《北京中医》 2006年25卷1期 16-17页ISTIC
【摘要】 <篇首> 谢海洲(1921年3月3日-2005年11月15日),字鸿波,男,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河北秦皇岛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40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攻读植物学.在燕京大学读书时结识了西医药学家周军生老师,经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东 赵冰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年12卷9期 709-710页ISTICCSCDCA
【摘要】 咳喘病是临床常见病症,《金匮要略》治法分为3大类、11个证型,且与五脏关系密切,对于外感、内伤及不同的西医病种辨证,用药各有不同,经典方剂配合药对配伍可以提高疗效,内治与外治法结合,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少玫 高树彬 等 《中医药通报》 2004年3卷6期 19-21页ISTIC
【摘要】 <篇首> 谢海洲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厦门市中医院名中医研究室导师.他幼承家学,自学不辍,广撷博采,对中医理论融会贯通,善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六十余年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学术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诗伟 《光明中医》 2013年28卷6期 1235-1237页
【摘要】 本文介绍了谢海洲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痿证,痹证,血痹,胃脘痛五则验案,他善用古方,但不墨守成规,主张灵活应用,在古今方剂研究的基础上,汲取各家经验,制定有效方剂.他用药娴熟,组方配伍着重于"散与收","攻与补","温与清","升与降","静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东 赵冰 等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30卷11期 5-6页
【摘要】 目的:通过信息挖掘技术研究名老中医谢海洲"治痹三要四宜"学术思想之健脾利湿法.方法:利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谢海洲教授治疗风湿病临床信息结构化,利用名老中医经验智能分析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挖掘,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原则,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