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
- 1
- 14
- 9
- 4
- 2
- 2
- 7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仝小林 郑玉娇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3期 1104-11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现代环境和疾病谱的巨大变化对中医学提出了新挑战,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掘和完善,在现代医疗背景下仍对临床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结合临床体会探讨现代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及其临床应用,提出现代中医思维模式是以传统的象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刚 王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6期 2017-20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解释性系统,即“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一元论”的原创思维模式.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中,“取象运数”是一个思维过程,象为意义符号的承载者,数具有生命律动的意涵,而贯穿于临床实践之中;“形神一体”指的是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中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4期 1004-10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王琦教授所阐发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从思维方法、形神关系、天人本质3个角度归纳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象思维在中医领域的具体化和发展,它具有中国传统象思维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体现了中医的基本思想内容.从中医思维过程和中医实践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玉瑞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17期 1441-14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对象、象思维的概念及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思维的基本模式有取象类推、归纳演绎、据象辨证、体象悟道4种,并在举例说明的同时,分别描述了4种模式的示意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秀敏 刘思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8期 1638-1640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对象思维相关概念的阐述,查阅相关文献,得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与古人用象思维总结客观规律和认知真实世界的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故借鉴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引申出象思维应用时需经历“综合化,内化,社会化,外化”的4个阶段,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琦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6期 458-4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医学认识自然生命现象、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特有的思维方式.通过研究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即中医学的“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并经过了哲学界、思想界、中医界等专家学者的论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鸿昌 张晓艳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6期 940-942页ISTIC
【摘要】 目前中医收集病理资料的方式依然是望闻问切,形式上与古人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相差较大.现代中医过分依赖问诊,主要依靠病人陈述,望闻问切结束方开始分析病情;而古代大医却较重视脉诊,参考问诊,脉诊的过程即是诊断辨证的过程,相比之下,此法对医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瑞姗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论坛 2012年
【摘要】 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最具特色的思维方法之一,在中医思维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意"、"象"及"意象思维"概念的阐释,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意象思维的表征模式,以此丰富中医理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强 白雪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5期 376-3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五行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其借由木、火、土、金、水之象,演绎中医五脏、六腑、五体、五味等藏象的属性及其生克承制关系,形成了中医独特的五行思维模式.整理五行思维模式在临床上的运用现状,包括中医五行相生思维、中医五行相乘思维、中医五行相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华 贾春华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2期 95-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形为治”由徐灵胎提出,是对部位用药的深度概括.在回顾“以形为治”源流的基础上,探讨“以形为治”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从隐喻认知的立场对枸杞、紫苏、桑、莲四种药物的用药思维模式进行讨论,并将“以形为治”的部位对应关系总结为本草之根多对应人体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