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2
- 3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俞伟 周海滨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9卷15期 78-79页
【摘要】 介绍以β-CD为壁材,将超临界蒜素进行包埋微胶囊化,制成缓释剂型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陶宁萍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16期 137-141页
【摘要】 以蒜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蒜素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40℃、静态浸提时间30min,动态萃取时间10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76.70%.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蒜;蒜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国荣 张孝忠 等 《西藏科技》 2008年1期 10-13页
【摘要】 本实验对西藏大蒜晒制干粉提取大蒜素进行了三种常规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比较实验,并对未经提取的大蒜干粉、提取物、超临界CO2提取剩余干粉进行了大蒜素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大蒜晒制干粉中每克干粉含活性成分(含硫化合物)0.0341g,超临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峰 刘爱香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年28卷8期 78-80页
【摘要】 研究温度、时间、压力对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50℃,时间4 h,并对试验所得产物进行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保伟 秦广利 等 《食品科技》 2021年46卷5期 199-204页
【摘要】 以大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条件对大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蒜粒度在60目时,最佳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CO2流速20L/h、萃取压力25MPa、时间60 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爱云 竹剑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4卷3期 23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运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植物提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大蒜中提取有效降脂成分--蒜素,为考察和确定其生物活性作用,我们对其中的SOD活力进行检测,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试剂及仪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兰 刘佳佳 等 《海峡药学》 2007年19卷3期 21-23页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大蒜油进行提取,并利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大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务件.即采用提取温度35℃、提取压力20mPa、CO2每小时流量30L,提取时间3h为最佳提取因素,提取温度是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保胜 王秀道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1年17卷3期 47-48,51页
【摘要】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精油的可行性,其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5MPa,40℃;若只需得到蒜素可采用发酵醇提法预处理,这样所得蒜素得率最高,可达44.57%;若要得到大蒜精油还必须进一步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得率为1.8 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700690086 陕西 TQ914.1 应用技术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 2005年
【成果简介】 项目所研究内容涉及农业、食品加工技术、化学分离工程等多种科学技术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高新提取分离技术,其中超临界CO<,2>是最常用的一种超临界流体,国内外已应用于食品、香料、石油、化工、医药工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