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
- 2
- 51
- 27
- 24
- 16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敏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2期 76-78页PKU
【摘要】 在介绍多种典型无土栽培装置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无土栽培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主题活动的施教策略与引导方法.同时,针对各类装置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与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健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6期 89-91页PKU
【摘要】 科学展览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与传播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一平方米科学展览"项目,用较小的空间高效地展示科学作品,来探索生物学与社会议题的联系,已成为生物学科技活动中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新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 邵丹玮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10期 8-13页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生态系统、开展保护当地环境的活动,教师需关注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如何利用跨学科的科学概念和学习方法设计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7期 38-40页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本文以"传承桑蚕文化"为主题,运用初中生物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与技能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桑蚕文化、探究养蚕技巧、传承蚕茧工艺等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2期 58-61,64页
【摘要】 本文以"探索家蚕发育,传承桑蚕文化"为例,综合分析跨学科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的内在关联;围绕劳动教育和文化传承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四个环节构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初中生物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的设计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熙东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4期 55-57页
【摘要】 本文聚焦素养导向下生物学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发路径,通过分析价值与形式,提出进阶式开发策略,旨在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师提供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新思路和参考,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晚晴 高学林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5期 56-59页
【摘要】 本文以"制作水族箱,饲养热带鱼"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基于逆向教学理论,介绍表现性任务的开发过程,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实施与改进策略;通过分析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的内涵,总结《义教课标》中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所涉及的表现性任务,从而总结并提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柯含 高学林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6期 49-51,55页
【摘要】 本文以"生态瓶创意制作"为例,探讨融入DBL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本文以分析交流、设计实施和迭代改进三个循环学生活动为核心,运用生物学、工程学、艺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建仕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8期 50-53页PKU
【摘要】 在"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中,对真实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通过演绎与推理辨认模型假说的真伪,建构概念模型,优化和应用模型解释相关疾病的成因,解决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的相关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素君 邢晓明 等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9期 73-76页ISTICCA
【摘要】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课后服务阶段开展与课内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学科教师参与活动主题、内容设计和实施,弥补了单科教学的不足,形成多学科融合视角,发展核心素养.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