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12
- 2
- 16
- 7
- 6
- 4
- 3
- 26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甄鑫 周凌宏 等 《仪器仪表学报》 2007年28卷8期 1518-1521页
【摘要】 靶器官与关键器官二维轮廓线序列的三维重建,是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 dimension therapy planning system,3D-TP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计划者以任意视角获取病人内部组织和病变体的大小、位置、形状等三维...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剖分;VTK;轮廓线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晨 李彬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7年36卷3期 201-206,212页ISTIC
【摘要】 基弯是护目镜水平方向弯度的量化指标.由于手工无法直接测量护目镜基弯值计算所需参数,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医学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该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包括:医学图像预处理与体数据场构建、体数据绘制与显示、护目镜基弯值计算所需参数测量等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立巍 陈武凡 《光学技术》 2007年33卷4期 591-594,598页
【摘要】 利用序列CT图像对骨组织做自动分割是计算机辅助骨科的重要技术.由于骨结构的不一致性、病理改变以及CT数据内在的模糊性,完全做到自动分割目前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框架,既避免了传统分割中大量的人力介入,又避免了自动分割造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向阳 陈琪 《微计算机应用》 2007年28卷6期 580-583页
【摘要】 研究了基于二维平行轮廓线的前列腺三维表现重建问题.采用Roberts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前列腺的边缘,提取其轮廓线.分析了BPL1算法在处理相信轮廓线无匹配部分时存在的缺陷.文章采用BPL1算法和相信轮廓线同步前进法相结合的方案襀了前列腺表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於文雪 罗立民 等 《电子学报》 2000年28卷2期 52-54页
【摘要】 本文针对三维人脑计算机图谱问题,采用线性插值算法,给出了一种可用于序列图象的高精度表面重建的层间轮廓线插值方法.该方法不仅对一般问题的效果良好,而且成功地解决了弹性插值中不能解决的示例.对一系列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可行的层间轮廓线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峰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7卷12期 11-1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超精密毛发移植在发际线轮廓线重建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超精密毛发移植在发际线轮廓线重建中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n=21)与试验组(n=21).试验组应用超精密毛发移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书亭 王萱 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22年20卷5期 390-395,400页
【摘要】 针对基于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图像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一种多幅X射线旋转图像轮廓对应点坐标提取和匹配新方法.首先对X射线图像预处理,并运用Canny算子对X射线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目标图像的轮廓线;其次通过改进的8领域遍历追踪法,对目标图像轮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江 导师:张俊华 云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6年
【摘要】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图像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维超声图像由于其无辐射、灵活性和低成本性在医学诊断中有着成熟而广泛的应用.但是,二维超声图像只呈现器官的断面信息,医生需要根据多幅图像凭经验估计出器官的三维特征,诊断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涛 薛小文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年42卷9期 567-5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在遵循美容亚单位组成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形状、部位及创面周围皮肤情况,选择相应局部皮瓣修复缺损,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鼻唇沟、鼻翼沟、颌鼻缝、睑缘、唇红缘、发际等)或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