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2
- 14
- 3
- 1
- 1
- 1
- 9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蕴芳 周丽梅 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26卷2期 47-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氧气湿化装置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45例高血压脑出血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干预组8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传统的氧气湿化瓶持续吸氧;干预组患者运用一体式输氧装置持续吸氧.结果 干预组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霞 郭玉杰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12期 899-900,9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调查氧气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2009年1-8月按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院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4个临床科室140个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 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晓芳 《护理学报》 2011年18卷8期 43-4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输氧装置结构对氧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借鉴国外及香港地区改良输氧装置结构,选取需氧疗的患者300例,将150例需低流量吸氧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72例和非改良组78例,150例需中流量吸氧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78例和非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莉 卢敏 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2期 141-142页
【摘要】 目的 探索输氧装置结构改良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壁式输氧装置,观察组使用改良后壁式输氧装置,研究2组患者在相同氧流量、相同雾化药液量,并持续不间断吸入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惠琴 张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 541-541页
【摘要】 目的应用可调节式输氧管路装置,及时、有效地予新生儿提供氧疗,预防新生儿窒息。方法制作并应用可调节式输氧管路装置。结果2012年1月,施行剖宫产术260例,共发生新生儿窒息10例,发生率为4.6%,均抢救成功,无窒息死亡病例。结论迅速、准确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振华 庞琼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2年7期 25-27页
【摘要】 目的避免湿化装置染菌通过氧气吸入病人肺部而导致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规范》执行传统输氧装置的清洁、消毒、灭菌,每人次、每24小时更换氧气湿化瓶、湿化水和输氧鼻导管,氧气湿化水为无菌水,与新型一次性输氧装置(安倍 o2通 asept...
【关键词】 aseptic oxygen;传统输氧装置;灭菌消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雪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7卷2期 101-102页
【摘要】 氧疗是临床极其重要的治疗和抢救患者的措之一,如何控制输氧装置的污染.预防院内感染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医院感染管理者和护理专家就输氧装置各个环节的消毒进行了研究.为了寻找更有效、更简便、更安全的消毒方法.该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琳萍 谭美群 《临床护理研究》 2022年31卷18期 23-25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输氧装置连接管在临床应用后对氧气管滑脱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3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未使用连接管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将2022年4月—2022年7月使用连接管的5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统计两组患者中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晓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年27卷1期 8-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的输氧装置结构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07例使用改良前输氧装置结构的患者及93例使用改良后输氧装置结构的患者,统计护士给予改良前后患者实施操作前后所需时间及在相同条件下吸入雾化药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晓芳 黎红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年27卷14期 10-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后输氧装置结构干燥吸氧患者吸氧效果的影响.方法 改良输氧装置结构,将80例需吸氧的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改良组和非改良组各40例,改良组使用改良后输氧装置干燥吸氧,非改良组使用传统的输氧装置,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