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6
- 3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淮凌 徐茂田 等 《药学学报》 2004年39卷10期 821-8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测定克拉霉素的新方法.方法基于氧化剂存在时克拉霉素产生的极谱催化波,用线性单扫描极谱法快速测定克拉霉素.结果在0.24 mol·L-1KH2P04-Na2HP04(pH 6.81)支持电解质中,克拉霉素于-0.79 V(v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高婷 杜剑波 《工业微生物》 2023年53卷6期 170-174页ISTICCA
【摘要】 文章利用土壤盆栽和大田实验探究了硫酸盐还原菌WH16-1 对烟草产量、叶绿素及酶活的变化及根茎叶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镉污染土壤中施加菌剂WH16-1后,土壤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镉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军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44卷8期 930-9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起始原料ACLE·HCl首先与7-位侧链噻二唑化合物TATD反应,然后再与吡唑化合物UBT进行反应,并用三氟乙酸进行脱保护基反应.最后经过纯化析晶,合成头孢洛扎硫酸盐.该工艺得到头孢洛扎硫酸盐的纯度高,原料易得,纯化时不需要过柱,更适合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顺新 何京明 等 《中国锰业》 2021年39卷6期 69-71页
【摘要】 对某电解二氧化锰产品中硫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采用四氯化碳法来分离电解二氧化锰产品中的单质硫;弱酸性的氯化钠—盐酸溶液或碱性的碳酸钠作为溶剂分离电解二氧化锰产品中的硫酸盐;乙酸—过氧化氢浸取分离电解二氧化锰产品中的硫化物.某电解二氧化锰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佰炼 张进忠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5期 4649-46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室内避光培养,研究了硫丹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硫丹硫酸盐和硫丹二醇)在紫色土中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β-硫丹在紫色土中的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2-99d和69-116 d.代谢产物硫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1年32卷5期 204页ISTICCSCDCA
【摘要】 S32-20 芳基烷基酮用碱裂解为芳香酸 Zˇabjek A等[Tetrahedron Lett,1999,40∶6077] 芳基甲酮在65~68°C以过量的KOH粉末和DMF处理15 h,可得到相应的芳基酸。10例收率36%~84%。芳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淮凌 曹广秀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7年26卷3期 352-355页
【摘要】 建立灵敏快速测定氯唑沙宗的新方法.在0.24 mol·L-1 KH2PO4-Na2HPO4(pH 6.81±0.1)支持电解质中,氯唑沙宗于0.80 V(vs.SCE)电位处产生一还原波.加入过二硫酸钾后,该还原波峰电流增加约10倍,峰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峰 慕慧 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年18卷1期 55-58页
【摘要】 用过硫酸盐氧化还原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高聚物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离子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作为生物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医学技术上,并可与蛋白质进行络合.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出一定环境下此高聚物与牛血清蛋白(...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牛血清蛋白;紫外吸收光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瑞娣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年28卷8期 732-733页ISTICCA
【摘要】 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锡及其无机化合物大多属于低毒或微毒类,无机锡难于经消化道吸收,吸入的锡化合物主要滞留在肺。接触高浓度无机锡尘可引起眼、喉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引起肺部明显X线改变;接触锡烟可致金属烟雾热[1]。采用现行G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