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11
- 148
- 101
- 85
- 1
- 787
- 340
- 296
- 186
- 182
- 351
- 117
- 110
- 86
- 8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韦翰 潘玟璇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2年27卷4期 398-4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式屈髋肌力训练机在轻、重阻力情况下对下肢肌肉兴奋程度与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6位志愿者在屈髋肌力训练机台上,随机在轻或重阻力条件下进行连续30次的上提与下摆动作,并同时采集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兴奋程度与下肢运动范围.结果 肌肉兴奋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伟 王向阳 《医用生物力学》 2011年26卷1期 92-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脊柱节段间的相对运动与脊柱外科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脊椎的运动范围对于理解脊柱损伤、脊柱退行性变、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脊柱植入物的生物力学均有重要意义.脊柱运动状态的测量经历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估算到精确计算的过程.本文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金亮 夏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39期 7371-737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颈椎在体运动学研究能够通过侵袭性或非侵袭性方法获取生理载荷下活体颈椎的活动特性,可为颈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目的:对目前有关颈椎在体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和各自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ht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志丹 夏虹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26期 5011-501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通常采用在骨折椎相邻的上下椎弓根置入螺钉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固定后容易出现伤椎高度恢复不够,融合节段后突畸形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一般认为固定螺钉少是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原因.目的:比较存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增加骨折椎椎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斌 李广琪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年16卷18期 1408-14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测试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置换后寰枢椎的稳定性和功能.[方法]将10例新鲜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制备成生物力学实验模型,对每一标本分别测定完整状态、减压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以及疲劳实验后4种状态下的运动范围、中性区和刚度.[结果]减压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秋发 原林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5年23卷6期 664-6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活动与维持手术节段稳定性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18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或/和混合型)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置人Bryan人工颈椎间盘,按计划进行定期随访(6~20个月,平均14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宇 潘胜发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年13卷4期 212-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活动度)、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维善 陈其昕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30卷5期 222-2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9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JOA评分)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8.5%,优良率78.3%.术后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增星 原林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1年19卷3期 266-2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植入人体后对整个脊柱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8例成人新鲜尸体脊柱(C2~T1)标本,保留韧带、关节囊及椎间盘,低温(-20℃)保存.测试前解冻,将C2和T1用牙托材料包埋.分4组进行测试: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维善 王性立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1年20卷3期 283-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制ZMS-1型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方法:根据脊柱3轴6自由度运动原理,制作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和刚度测试装置.对20例学生志愿者进行活体颈椎生物力学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可重复性验证.结果:测试仪由三维活动支架、扭矩传感器、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