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7
- 2
- 1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娅娜 阳春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6卷11期 96-98页ISTICCA
【摘要】 近代湖南的中医界人士开办了十余所中医学校。他们参照西方教育形式,自行编印教材,聘请名医执教,授课以中医经典著作为主,兼顾西医内容,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些为湖南现代中医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经验,某些方面直到今天依然具有较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娅娜 易法银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9期 105-107页ISTICCA
【摘要】 在经世致用实学精神的影响下,近代湖南出现了一批具有崇实济世利人精神的医家,便利民众的方书受到重视,民营中药业不断壮大,勇实践传扬医技,体现了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区域中医药发展的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娅娜 朱珊莹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4卷6期 48-50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近代湖南创办的各类中医学校的历史沿革,包括办学宗旨、创建过程、招生规模、课程设置、毕业去向、消亡原因等。初步总结了近代湖南人依靠自身力量振兴中医教育以及中医学为主、兼顾西医、注重临床实践的教学理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娅娜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33卷2期 56-58页
【摘要】 近代湖南坊刻书业兴盛,清光绪到民国中期以邵阳、长沙两地为主的民间书坊出版了大量医学书籍.他们以雕版印刷为主要生产方式,出版对象和刻印量切合社会各阶层及不同医疗环境的需要.所刻医书注重实用价值,兼备专业性与通俗性,随营销流传各地,客观上为近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盈 冯一丹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40卷3期 98-103页
【摘要】 深入探讨近代湖湘地区中医药教育在新旧观念交锋和中西医学对话中的转型过程,在详尽回顾湖湘中医药教育历史及其课程体系演进的基础上,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为案例,着重研究其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结构特性以及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教材知识建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桂晓 《中医药文化》 2025年20卷1期 55-63页
【摘要】 吴汉仙是近代湖南的杏林名宿,也是一位走出书斋的中医活动家.在西医东渐的冲击下,吴汉仙有感于中医对维系中华文化、保护国家利权、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展中医抗争运动,在保存国粹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汇通的探索,提出"气化生菌,气化杀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湘 《湖南中医杂志》 2009年25卷2期 44-45页
【摘要】 <篇首> 周声溢,字菱生,号靖庵,生于1861年,卒于1918年.近代湖南长沙人,晚年迁居上海,以医闻名.周声溢于悬壶、授子、课徒之余,集平生学识及临证经验,著成<靖庵说医>一书(该书有1925年上海铅印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凤林 《中华护理教育》 2016年13卷10期 798-800页CSCD
【摘要】 1898年11月,在湖南常德东门外二铺街,来自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珍妮·曼赫特·罗感恩(图1)随同她的丈夫罗感恩大夫租借了一栋小楼,利用自带的1台显微镜和一些药品器械,躬事医、护、药、检业务,开办了广济诊所,1901年正式建成广济医院,是为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虹 《食品安全导刊》 2014年22期 30-32页
【摘要】 在我国洞庭湖之南,有个千年古邑--安化,因茶而闻名海内外。“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安化黑茶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到“悉心艺植,遍布峰谷”;从历经唐宋的盛世,到近代的默默无闻,再在全国茶行业中异军突起,享誉国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娅娜 张宇清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5期 46-47,48页
【摘要】 近代湖南人唐成之,一生酷爱辑录、传抄和收藏医药书籍,经过数十年积累,形成了种类丰富、颇具规模的医学专藏。其收藏的医籍3万余册及所撰书目数种均完整留存至今,为保存医学遗产和传递、使用医学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医籍收藏大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