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3
- 2
- 2
- 1
- 1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邢大一 张涌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4年40卷4期 637-6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双下肢缺血后处理(即远隔器官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保护缺血再灌注小鼠心肌的时效性及对心肌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和坏死通路的调控.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野生型...
【中文期刊】 李春梅 张兴华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年22卷12期 2332-23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心肌缺血后处理组(MIP)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IP).缺血前、缺血后及再灌注结束后分别测定血...
【中文期刊】 付振强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37卷2期 128-131页 ISTIC
【摘要】 缺血后处理是一种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的新方法,近来发现对脑缺血也具有显著保护作用.适当时机给予适当强度的后处理可减少局灶性缺血及全脑缺血后大脑的梗死面积,减少体外培养神经元的死亡,对远隔器官实施的远距离缺血可降低脑梗死面积.缺血后处理可以影...
【中文期刊】 李燕 王翠兰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年22卷1期 40-4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I-PostC)诱导的远隔器官I-PostC(RPostC)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空腹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局...
【中文期刊】 张兴华 李春梅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6年86卷12期 841-84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体状态下,肢体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缺血,180 min再灌注.所有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对照...
【中文期刊】 许亚超 薛富善 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2年33卷4期 275-279,291页 ISTICCA
【摘要】 背景 虽然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仍然是目前已知的最强大内源性心肌保护措施,但是各种原因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远隔于心脏之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经历短暂缺血后可使心肌对后继的长时间缺血更加耐受,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