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1
- 5
- 1
- 1
- 24
- 13
- 10
- 5
- 5
- 8
- 8
- 7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廷涛 袁静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年21卷2期 97-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残留剂量恩诺沙星对连续培养系统中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4套连续培养系统,接种正常人粪便于发酵罐中,连续培养肠道菌群23 d;第23天发酵罐中分别泵入含恩诺沙星剂量为0、1.25、12.5和125 mg/L的培养基,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廷涛 曾本华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年20卷2期 105-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人体肠道菌群连续培养模型,验证连续培养模型培养肠道菌群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 建立连续培养系统,把正常人粪便接种于发酵罐中培养,通过活菌计数和PCR-DGGE法分析连续培养系统中菌群的多样性变化.结果 连续培养系统中菌群数量由接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 李继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5年30卷21期 1685-16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恒化器生物膜模型比较五倍子和洗必泰的抗菌效果,为中药替代化学药物预防龋病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恒化器牙菌斑生物膜模型,经五倍子和洗必泰处理后,通过生物膜上细菌计数、连续pH的监测、生物膜超微结构观察,比较二者对口腔常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梦楠 沈维军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7年44卷1期 106-112页
【摘要】 体外培养法作为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有批次培养法和连续培养法两种。由于连续培养法能够更好地模拟瘤胃内发酵情况,其应用也更为广泛。但连续培养瘤胃模拟装置的主要运行参数多,如温度、pH、稀释率、缓冲液与瘤胃液接种比、搅拌速率与方式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佰鑫 张翠永 等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43卷5期 21-24页
【摘要】 为了确定肉牛适宜的日粮蛋白质需要,节省精饲料中价格较贵的蛋白质饲料,将肉半日粮按粗蛋白(CP)含量分为4个处理(静态10%CP、静态12%CP、静态14%CP、每48 h在10%CP~14%CP之间振荡)、每个处理有8个重复.从2头接有瘤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荣福 焉波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6卷1期 1-6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一类微生物连续培养的三维竞争系统的解的结构,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及平衡点附近极限环的存在惟一性,证明了该系统存在正向不变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宝强 万发春 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1卷1期 93-98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氧乐果对人工瘤胃营养物质代谢规律的影响.利用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个时期完成,每个时期设4个氧乐果水平:0、10、100与1000 mg/kg日粮.每期预试期4 d,正试期5 d,测...
【关键词】 氧乐果;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营养物质消化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晋晖 导师:张全国 河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微秸秆类生物质光合连续产氢过程及代谢热研究”(项目编号:50976029)和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小型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及其生产性运行研究”(项目编号:2006AA05Z119)的资助下完成的。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俊 曾佳颖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46卷7期 1060-10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发酵罐加装外置环形光源构建藻类连续培养系统,以产毒微囊藻PCC 7806及其无毒突变株PCC 7806mcyB-为培养材料,通过对补料时间、接种密度和稀释率参数的优化,获得最优培养条件,并应用于产毒与无毒微囊藻的竞争实验中.通过优化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