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11
- 10
- 5
- 3
- 3
- 2
- 8
- 6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熊玉雪 杨慧芳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2期 340-34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利用数字化技术三维定量确定人面部对称度的方法。方法:利用FaceScan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20名受试者面部三维表面数据,将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 13.0和Geomagic 12,以YZ平面为镜像平面对其进行...
【中文期刊】 廖奕翔 金刘莉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32卷9期 702-70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本体/镜像关联法和点构法所构建的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MSP)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30例面部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
【中文期刊】 王刚 饶妮妮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8年21卷6期 523-528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标测导管采集点与计算机断层(CT)或核磁共振(MR)成像建立的三维心脏模型进行配准. 方法 现有的方法通常是以三维标测点空间和CT/MR数据模型空间都是正交为前提,因此这些方法通常只调整三维平移、旋转和拉伸等9个自由度来实现配准.而...
【中文期刊】 陶观群 李大鹏 等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3年26卷1期 16-19,48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提出在医学多模态数据集(尤其是MRI和CT)中基于球形人造标记的体配准过程.此过程或是半自动或是全自动完成的.半自动方法要求数据集中标出球形标记的近似点位置,再自动进行配准.全自动方法不需要用户的任何交互操作,即所有配准子任务(球体的分...
【中文期刊】 周朝政 谢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1卷4期 344-347页
【摘要】 微创人工耳蜗通道(Minimal Cochlear Access,MCA)是一种直接从颞骨的表面向内耳钻出隧道,然后在内耳植入耳蜗电极的手术治疗方式.相比于传统开放的耳蜗植入手术,MCA具有创伤小、耗时少、快速恢复及较少的并发症等优点.该手...
【中文期刊】 许治 戴宁 等 《机械工程学报》 2014年50卷7期 191-198页
【摘要】 通过获取的数据进行三维建模的精度直接影响后续的设计与加工制造.目前数据采集有多种方式,而单一数据源建模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首先运用基于启发式搜索策略的特征线提取算法提取固定模型的融合区域,然后采用迭代...
【中文期刊】 张晓娟 李忠科 等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2年31卷9期 116-118,122页
【摘要】 在光学非接触三维测量中,复杂对象的重构需要多组测量数据的配准.最近点迭代(ICP)算法是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中点云数据配准的一种经典的数学方法,为了获得更好的配准结果,在ICP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结合基于特征点的等曲率预配准方法和邻近搜索...
【中文期刊】 刘筱菁 李倩倩 等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年21卷3期 148-15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非标志点法构建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面(MSP),建立技术流程,评价其准确性.方法 选取30名志愿者CT数据,采用非标志点法(实验组)和传统方法(对照组)分别构建头颅的正中矢状面.实验法采用Mimics 11.0软件,通过CT三维重建...
【中文期刊】 和陆兴 和树仁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38卷11期 73-8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提出基于表面特征点的CT-MRI3D/3D刚性配准(方法一)和基于表面轮廓点云的CT-MRI 3D/3D刚性配准方法(方法二),为头部肿瘤靶区勾画等临床所需的图像融合场景提供必要基础.方法 利用开源图形应用函数库Visualizati...
【学位论文】 作者: 原常弘 导师:郭文明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利用多传感器组网获取监视区域中各种信息是实现实时检测、目标定位、跟踪与识别的一种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监控、低空飞行器、无人驾驶和移动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尤其在大范围监视空域,由低空雷达、光学传感器以及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