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3
- 4
- 5
- 2
- 1
- 1
- 10
- 7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雨潇 闫佳博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年37卷3期 155-161,198页
【摘要】 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FLUS模型、Fragmentation模型分析1980-2015年林草景观破碎化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生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景观类型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航 金磊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3期 544-5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亦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核心区.科学评估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实施成效及生态环境恢复效率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为例,采用InVEST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麟 祝萍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3期 1178-1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关系的时空动态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利益最大化,是兼顾生态保护、粮食安全、改善民生等多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县域粮食供给与地块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功能变化,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纯 赵军 等 《生态科学》 2021年40卷6期 56-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探讨人类活动尤其是大型工程、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是国际上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领域.利用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遥感数据等,结合InVEST产水量模型、CASA模型和RUSLE模型,对石羊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期间的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元杰 侯孟阳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8期 6597-66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陕北地区1990、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法、格网法、探索性空间数据法(ESDA),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ESV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林畜牧兽医》 2012年33卷8期 64-64页
【摘要】 通辽市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7.42万亩。其中,退耕还草80.82万亩,完成任务的110.7%;退耕还林面积46.6万亩,完成任务的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玉琼 郑亚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期 211-2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评价退耕还林的实施效果以及榆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利用MODIS ND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基于GIS平台,研究榆林地区2000-2014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NDVI高于风沙滩地...
【关键词】 MODIS NDVI;植被变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菲 周静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9期 4431-44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得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过度密植使该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到达上限,部分地区植被出现退化现象.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区域植被动态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利用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及气象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乐 卫伟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5期 7373-7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全国重要的水土流失区和生态恢复核心区,探讨其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的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聚焦梯田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以黄河二级支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亦文 邓楠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719-4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文件明确的14 个集中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