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08
- 1056
- 34
- 10
- 3
- 169
- 31
- 16
- 15
- 10
- 743
- 417
- 110
- 96
- 9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超 安明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2期 310-3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造林对北盘江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群落样地调查法对不同车桑子覆盖度(0、20%、40%、60%、80%、100%)下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静 祁凯斌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5期 4998-50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评价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造林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与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国勇 高成杰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5期 5157-5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退化和土壤恶化是我国干热河谷主要环境问题.树种筛选及树种与土壤关键限制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和前提.对比研究了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22年间不同时期(1991、1997、2005和2013年)5种人工林(新银合欢Leucae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新 牟长城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8期 4251-4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沼泽排水造林是近年来小兴安岭湿地遭受到的主要干扰类型之一.以小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和灌丛沼泽,以及沼泽排水后营造(大垄排水造林)的10a和20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亚林 曾德慧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1期 2391-23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北方半干旱区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32年后0~10 cm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碳氮矿化量、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的变化. 结果表明:3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鹭真 杨志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2期 177-1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 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 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崇选 杨学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2年22卷5期 1150-1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RPA进行常规蘸浆造林,能显著地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和生长量;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使苗齐苗壮,提高土壤的生产潜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明 孙辉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年7卷3期 197-2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水分状况是坡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的现状,对保水剂在干旱河谷造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k-4保水剂质量分数(w)在5×10-4~1×10-2范围内,保水剂的持水和供水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福 王秀敏 等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5期 39-40,41页
【摘要】 应用伊春林科院在20个世纪90年代选育出的大青杨优良无性系,在营造评比试验林,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经过3年的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了最佳无性系为7号,其次为5号。无性系7号杨造林3年,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过普通大青杨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 刘锴栋 等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29卷4期 94-97,封2页
【摘要】 角果木是红树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文章介绍了角果木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了角果木营养袋育苗技术、幼苗造林与管护措施,为红树林苗木生产和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指导,对提高广东省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